心脏是人体的“发动机”,一旦出问题,人的生命就失去了保障。为了更好地呵护人们的“心健康”,德州市中医院心血管科积极引进、吸收现代医学的新理论、新技术,积极开展中医适宜技术,中西医有机结合,将临床疗效最优化,近日被评为山东省中医药临床重点专科。那么,该科室在中西医治疗方面有哪些技术优势呢?1月6日,记者采访了德州市中医院心血管科主任张弘兴。
加强技术人员培养 丰富人才储备
“心脏疾病的诊疗必须精准,稍有不慎就会危及生命。为了培养技术骨干,我们科室先后派多名医护人员前往北京阜外医院、安贞医院、朝阳医院及北大肿瘤医院进修学习,医护人员技术水平大幅提高。”张弘兴对记者说。
“现在我们科室形成了一支学历层次高、年龄结构合理、医教研能力强的学术梯队。”张弘兴介绍说,科室医护人员在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如冠心病、心力衰竭、高血压、心律失常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加快医疗技术创新 助力学科品牌建设
据了解,心血管科以DSA(血管减影造影)为平台,在全市率先开展经桡动脉介入诊疗技术,开展了心脏临时起搏器植入、冠状动脉造影术及支架植入术、冠状动脉复杂病变、左主干病变及慢性闭塞病变的介入治疗,对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感染性休克、重度心力衰竭、呼吸衰竭、肺栓塞等急危重症拥有丰富治疗经验。
心绞痛患者刘先生就是介入技术的受益者。2021年12月28日,刘女士入院时,冠脉造影显示冠状动脉堵塞非常严重,如不及时治疗,随时会危及生命。“多亏了心血管科医生们的精准诊断和治疗,第一时间为我植入了支架,挽救了我的生命。”1月6日,正准备出院的刘女士对记者说道。
中西“合璧” 传承中医精粹
近年来,心血管科积极开展优势病种研究,立足中西医结合,突出中医特色和优势,确立了“胸痹心痛病”“心衰病”“眩晕病”的规范化诊疗方案,力求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安全、价廉、规范的中医药服务。
1月2日,一位心衰患者由于不断呕吐寝食难安,张弘兴主任采用足三里穴位注射,药物直达病灶,缓解了呕吐的症状。“像穴位贴敷、中药灌肠、耳穴压豆、穴位注射、艾灸等都是我们临床常用的中医疗法,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患者的不适症状。”张弘兴说道。
此外,张弘兴带领科室医护人员在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对介入术后再狭窄、介入术后心绞痛、心衰及介入术后抑郁障碍进行理论研究,反复定夺,最后确定了以“气滞、血瘀、痰阻”为基本病机的中医诊疗思路,为广大患者带来了福音。
谈及未来的发展愿景,张弘兴表示,科室将继续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在继续做好常规医疗工作的基础上,更加重视科学研究,坚持以科研为龙头,带动科室业务技术全面发展,为广大市民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刘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