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我的微党课”理论学习创新载体,打造“党建+课程思政”省级示范课程,党建教学双融双促教研成果丰硕……聚力建设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德州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第一教师党支部创新方法措施,全面提升党建工作质量,在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中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党建工作品牌。
2019年12月,德州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第一教师党支部获批“全国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是德州市唯一入选的高校党支部。两年建设期内,第一教师党支部着力围绕“七个有力”,扎实开展党建、教学、科研和学生工作,创新构建了“1351”基层党支部建设模式,以“党建+教学”“党建+育人”“党建+教研”为工作重点,充分发挥党支部的示范引领和战斗堡垒作用,在品牌党建、育人模式、教研成果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荣获德州市2021年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创新载体|理论学习新方法
2021年4月27日,学府家园退伍老英雄艾移山家中,一堂微党课《走进身边老英雄》在这里开讲。91岁的艾移山精神矍铄,他15岁参军入伍渤海军区第二军分区政治部文艺宣传队,通过演出动员群众参军抗日。老英雄虽然年过九旬,但依然思路清晰,讲起革命经历声音洪亮,激情洋溢,令现场的所有人备受感动和鼓舞。
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活动,第一教师党支部创新开展了沉浸式情景微党课。“老一辈党员对党有特别深厚的信仰,对国家和人民有特别深厚的热爱,这些情怀至纯至真,特别值得我们学习和培养,我们要把坚定的信念融入到个人生命中,用自然而然发自内心的行动践行党员的初心使命。”党课结束后,一支部的全体党员深受感动,感慨良多。
针对理论学习质量和主动性不高的关键问题,教师第一党支部,创新构建“我的微党课”理论学习载体。现在,每名支部党员讲授“我的微党课”已成为一项固定课程。课程内容有来自理论知识学习的解读,也有来自个人教学管理实践的典型案例分享,每名党员以不同形式展示了所学所思所悟,灵活多样的形式激发了学习兴趣。
为确保学习效果,支部精心设计实施方案,坚持理论学习与教学业务相融合,理论学习成果与学习考核相融合,支部党员的理论学习由“被动学”转向“主动学”。截至2021年12月,共开讲20期微党课,制作完成1个沉浸式情景微党课,有力度有温度的理论学习载体让支部党员学习氛围浓厚。
学思共进|课程思政新模式
“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我们国家在经济领域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绩,体现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优越性”2021年10月23日,第一教师党支部党员教师许倩倩向2020级学生讲授了的思政课,勉励同学们要坚定理想信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2020级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入党积极分子许晴说:“课堂思政中,老师用‘微党课’的形式让我们对西方经济学形成正确的评判和思考,切入点比较巧妙,这种课程思政的设计让我们易于接受,也有兴趣,特别是对我而言,对党的认识更加深入,更加坚定了理想信念,同学们也都认为效果非常好。”
党建与教学深度融合,党支部结合专业将思想引领和价值观塑造融入教学、科研、学习,通过“党支部+”推动师生共同提升。通过创建支部“微党课课程思政”项目,将微党课融入“理论教学”课程,实现高校课程思政教育常态化、规范化、具体化。
党支部充分发挥政治引领作用,思政教育建设持续升级。将实践活动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扎实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服务成效。通过创建校企党建共建平台,与德州市农商银行、德州市第五粮库及山东智博科技有限公司达成党建共建关系。目前建立校外实习实践基地3个,借助校企党建合作平台,2个项目获批教育部产学研协同育人项目。
教研赋能|名师示范新提升
学生学有所成,师资力量是关键。支部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开展课程建设、教学研究、创新创业教育探索取得显著成效。
杨颖教授作为支部骨干,也是学院的教学骨干,在党支部引领下,教研成果丰硕:建成山东省课程联盟在线课程1门,先后荣获全国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校赛一等奖、德州学院教学观摩赛二等奖、德州学院课程思政优秀教案三等奖等奖项。《基于成果导向的财务管理学课程规范体系构建》一文获德州市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指导学生参加2021年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会展专业创新创业实践竞赛获得国家二等奖1项,省二等奖1项,指导学生参加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得山东省银奖。2021年被授予德州学院创新创业指导名师荣誉称号。
样板支部建设期间,党员教师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和专业建设,出版高水平专著1部,获批省级一流专业立项建设点1个,1门课程获批省级一流课程立项建设,一系列高水平教研成果不断涌现,党建引领促教学,党员引领提质量的双融双促局面已经形成。
“通过高校党建样板支部的创建,基层党支部的组织力更强了,党员争先创优的劲头更足了,党建对业务的引领效果更凸显了。” 经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张月青表示,将以此次创建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创新高校党建工作思路和方法,不断提升党建工作水平,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人才引进、科研团队平台搭建、企业挂职、产教融合、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高质量党建推动经济管理学院高质量发展。(刘校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