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带领退休职工跳舞不光是为了锻炼身体、丰富职工生活,更重要的是为企业、为社会加强形势任务教育,宣传正能量。”8月18日,临邑县胜利油田临盘采油厂退休职工刘桂兰在采油厂融媒体中心边排练三句半《反诈骗》边对记者说。
1975年6月,刘桂兰招工来到胜利油田临盘采油厂,当时她明确表态要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当她听说有“井下作业”时,她就主动提出要到“井底下去”惹得在场的人都哈哈大笑。
参加工作不到一个月,她就被抽去进行三个月的排练节目及巡回慰问演出。正值夏季,为了感受石油女工的辛苦,她穿着工衣在玉米地和井场之间反复穿梭、排练,最终编排了“采油女工”的舞蹈。先后到济南军区、周边县市、农村、及油田单位进行了演出,受到领导和群众的广泛好评。演出结束,她被直接调到当时正在会战开发的临盘采油二大队担任了团委书记。
采油二大队地处荒原,当时除了会战职工无任何事可做,刘桂兰一边组织青年突击队进行会战,一边组织人员进行文化活动。一次,她在带领突击队员搬运钢铁时不幸流产,休息三天后又投入了战斗。她根据当时的会战形势编排舞蹈“说唱会战好”演出后收到强烈反响,后又代表临盘指挥部到油田参加过比赛,荣获一等奖。
2001年2月,在刘桂兰的建议下,临盘社区组建了“金秋老年艺术团”,由刘桂兰负责日常工作。难度之大超出了她的想象,一是老同志们对健身舞、健身操、广场舞等根本不认可;二是参加的老年人也是身体素质不一、文化素质不一、以及年龄大小都是参差不齐,有的甚至没有基本功、就是好奇或者闲的无事才来参加的。这些人别说学会了、就是动作也很难统一。刘桂兰想干脆就用笨办法,一个一个地教,美不美的先会了再说;发行的教材太难学,刘桂兰就自己创作、并编排了适合本地老年人、且是初学健身的教材;而且是自己教、一起练。功夫不负有心人,很快有了成效,大家终于可以跳一曲完整的广场舞了。为了扩大影响,吸引更多的人,她把队伍拉到了临盘文化广场举行活动。果真吸引了很多老年人,报名参与的也越来越多。一时间,迅速达到了600多人。
600多人的教学排练更是个大难题,刘桂兰教起来难免有些着急,语气上也难免有些生硬。其中一位70多岁的阿姨哭着说:“俺参加工作时都没挨过这样的训”看着她,刘桂兰也无奈的哭了……
时间一长,刘桂兰觉得光跳广场舞、健身操太单调。能否引进新的健身娱乐项目?
2006年,刘桂兰在东营学习时发现有柔力球运动。刘桂兰动了心思,她便跟着学了一套。回来后,她和大家表演,大家都觉得很好、可行。只是老年人身体柔韧度、节奏、以及高难度动作还不能完成。刘桂兰和大家一起琢磨,将一些有难度的地方改编成舒缓、优美等适合老年人的动作。改编版的柔力球运动受到老年人的欢迎,很快在临盘油区就得到了推广和普及。2007年,在胜利油田举办健身比赛中刘桂兰率领老年健身队获得了柔力球比赛一等奖。
此后,到刘桂兰的老年艺术团报名的人越来越多,人数一下增至1000人。
2020年以来,网上教学以及抖音、快手等成为时尚,年近70岁的刘桂兰不甘落伍。她向儿子学习开启抖音,让退休的老伴帮忙录像,自己边学习边研究边创作边发布。同时不断参加线上线下各种比赛,并取得好成绩。如今,她已经是名声在外,邀请参加演出的也就越来越多。刘桂兰忙的热火朝天。多家省市级媒体对她的事迹进行了广泛报道。周边地区很多专业团队纷纷高薪聘请刘桂兰去当指导老师,并且附加一些相应的待遇,刘桂兰一一进行了回绝。她说:“我是一名退休职工,能为老年人做事是我的荣耀、也是应尽的义务。”(菅李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