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岁的赵女士,10天前因夜间受风后出现右侧口眼歪斜,于当地医院行颅脑CT示:未见明显异常,诊断为“周围性面神经炎”,给予“甲钴胺”营养神经、中成药(具体不详)活血化瘀等治疗,效果不明显。赵女士感到非常焦虑,慕名到德州市妇幼保健院中医科找到蔺庆彬主任。到德州市妇幼保健时赵女士右侧额纹消失,右眼睑闭合不全、流泪,口角歪向左侧,鼓腮漏气,进食、漱口时右侧面颊有食物残留。蔺主任经过详细诊查后,建议办理“日间病房治疗”,随后给予针刺、艾灸、放血、中药内服等治疗。经过两个疗程的治疗,赵女士右侧面瘫基本恢复正常,赵女士对蔺主任表示非常感谢,不仅恢复了自己的面貌,还享受了日间病房的好政策,随治随走,不用住院,还能报销,并表示还会继续巩固调理!
什么是面瘫?
面瘫,亦称“面神经麻痹”、“面神经炎”、“吊线风”等,是以口眼歪斜为主要临床表现。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以青壮年较多见。中医学认为本病是由于正气不足,络脉空虚,风寒之邪侵入阳明、少阳之脉,以致经气阻滞,经筋失养,肌肉纵缓不收而发病。
面瘫的类型
西医学将本病分为中枢性、周围性两种,中枢性面瘫多因脑血管疾病和脑肿瘤等原因而发生,周围性面瘫多因面神经在茎乳突孔内发生急性非化脓性炎症引起。发病原因不同,临床表现亦不同:
周围性面瘫:发病突然,初起耳后、耳下部轻微疼痛,继则面部肌肉瘫痪,出现额纹消失,不能做蹙额、皱眉、露齿、鼓颊等动作,露睛流泪,嚼食障碍,口角流涏,患侧鼻唇沟变浅或消失,并可有同侧舌前三分之二味觉减退及过敏。
中枢性面瘫:仅限于面部下面的肌肉瘫痪,故蹙额、皱眉、露齿等均无障碍,且常有一侧上下肢体瘫痪。
面瘫的中医治疗
面瘫的治疗方法较多,输液、口服西药、口服中药、针灸、贴敷等,现代研究表明,效果最好的应是针灸,尤其发病1周内为急性期,此期为面神经炎症水肿进展期,部分患者的病情会逐渐发展加重,此期是治疗面瘫的重要时段,可及早做针灸治疗,改善病人面部的血液循环,促进局部面神经炎性水肿的吸收,及阻止炎症进一步扩展,控制病情的发展。即使在治疗期间病情发展加重,也是正常现象,千万别因为病情变化就放弃治疗,或者病急乱投医,找所谓“偏方”、“特效药”,以免延误病情,留有后遗症。妇幼保健院中医科治疗面瘫手段已经非常成熟,主要采用针灸、放血、拔罐、中药内服等,可及早解除面部血管痉挛、调节神经功能、疏通经脉、调和气血,疗效非常显著。
若您此时正在受面瘫的困扰,一定积极到正规医院做针灸治疗,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更要注意保暖防风,保持心情愉快,保证充足休息时间,饮食避免生冷、刺激性食物,则恢复效果更佳。
咨询电话:0534-2360031
咨询地址:德州市妇幼保健院沿街中医馆、门诊大厅中医科门诊
中医日间病房
“中医日间病房”是指符合住院条件且不需非治疗期间在院的、以针灸治疗为主的患者,在当日治疗结束后,经医疗机构允许后可回家的一种治疗模式。开设“中医日间病房”后,凡是参保居民(居民医保、职工医保)就诊,无需在医院过夜,同样可享受住院医保待遇,医疗费用按一次普通住院结算。其中床位费、护理费按现行标准的30%收取。“中医日间病房”的实施在方便群众就医的同时,降低了群众就医负担,提高了医院优质资源的利用效率。
“中医日间病房”病种
“中医日间病房”将以下24个适于日间病房治疗的中医病种纳入医保支付:
一、头面躯体经络病症
1.头痛:偏头痛、紧张性头痛、丛集性头痛等疾病。
2.项痹:神经根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混合型颈椎病、颈型颈椎病、颈椎间盘突出症、颈背肌筋膜炎等疾病。
3.腰痛:腰椎退行性病变、腰椎间盘膨/突出症、腰管狭窄症,坐骨神经痛、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腰肌劳损、肌筋膜炎等。
4.骨痹:膝关节骨性关节病、髌骨软化症、膝关节滑膜炎、半月板损伤、膝关节扭伤、创伤性关节炎、髌下脂肪垫损伤、风湿性关节炎、痛风、股骨头坏死、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炎等疾病。
5.颤病:特发性震颤、帕金森病/综合征等疾病。
6.肩痹:肩周炎等疾病。
7.肘劳:肱骨内、外上髁炎。
8.伤筋:腕关节、踝关节、膝关节、肩关节、肘关节、髋关节等关节疼痛及关节韧带软组织损伤(限急性损伤)。
9.面风、面瘫、面痛:面肌痉挛、面神经炎、三叉神经痛。
10.痿病:脊髓前角损伤、格林-巴利综合征、脊髓炎、侧索硬化症、以及周围神经损伤引起肢体瘫痪等运动神经疾患。
二、内科病症
1.咳嗽:慢性支气管炎。
2.哮病/喘病:支气管哮喘、变应性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等疾病。
3.眩晕: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综合征、贫血、体位性低血压、耳石症等疾病。
4.中风: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血栓形成、脑外伤后遗症等脑血管疾病。
5.胃脘痛: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反流性食管炎、功能性消化不良等疾病。
6.不寐、郁病、脏躁:失眠症、广泛性焦虑障碍、抑郁状态、更年期综合征等疾病。
7.便秘:习惯性便秘、胃肠神经官能症、老年性排便无力等疾病。
三、皮肤病症
1.瘾疹、湿疮:荨麻疹、湿疹。
2.蛇串疮:带状疱疹。
3.白疕:银屑病、副银屑病。
四、妇科病
1.月经病、带下病、产后病:子宫腺疾病、盆腔炎、子宫内膜炎,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等疾病。
五、五官疾病
1.复视、暴盲、上睑下垂:动眼神经麻痹、视神经炎、视神经乳头炎、癔病性黑蒙、皮质盲、睑肌麻痹等疾病。
2.白涩病:干眼症。
3.青盲:视神经萎缩
(季冬 孙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