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  |  要闻  |  山东  |  中国  |  国际  |  文旅  |  体育  |  评论  |  财金  |  教育  |  汽车  |  消费  |  吃喝  |  映像  |  周刊
首页>德州频道>内容详情

什么!强迫症是病?需要治疗?

2023-11-15 17:42:59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反复洗手,却总感觉洗不干净?接触东西需要戴手套?衣服碰到门框要立刻全部清洗?出门一次要反复检查是否锁门?日常生活中,这些耳熟能详的“谨慎”被我们称为“强迫症”。事实上,这些真正的强迫症患者并不是我们看到的那么轻松,真正的强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简称OCD)是指存在强迫行为和强迫思维的病症,其程度远超大多数人的想象。

强迫症是一组以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精神疾病,其特点为有意识的强迫和反强迫并存,一些毫无意义、甚至违背自己意愿的想法或冲动反反复复侵入患者的日常生活。强迫症因其起病早、病程迁延等特点,常对患者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造成极大影响。

前不久,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德州医院心理咨询科副主任李荟接诊了一位“特别”的病人。“患者王女士来就诊时手上戴着一次性手套,手指发白,不肯接触任何东西,就诊时全程站在一边,这种情况临床心理医生一般能看出来是强迫症,只是她的情况要比想象中的更严重。”李荟回忆说。

27岁的王女士到德医就诊时,手指已经被洗的发白脱皮,即使每时每刻戴着一次性手套,仍然觉得不干净,有时因为衣服碰到东西,上着班的王女士也会因为“受不了”而立刻回家清洗,如果不立刻清洗干净,就无法做其他任何事。这样的“爱干净”严重影响了王女士的工作和生活,甚至给她的家人造成了困扰。

“反复洗手这种行为已经给王女士造成了影响,她自己也知道没有必要洗这么多遍,很多强迫症患者会强迫自己做不想做的事情,一件事反复反复的去做,造成了心理负担,从而影响了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严重的引发重型精神疾病,给内心带来极大痛苦。因此我们应当提高对强迫症的重视,早发现早治疗”李荟介绍。针对王女士的情况,李荟为她量身定制了诊疗方案,有效缓解了患者症状。

强迫症作为一种心理疾病,其发生机制非常复杂。临床上一般采用心理治疗联合药物治疗的方法。心理治疗包括精神动力学治疗、认知行为治疗、支持性心理治疗及森田疗法等。其中,认知行为治疗被认为是治疗强迫症最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法。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德州医院心理咨询科在心理治疗中,通过和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倾听患者,帮助其发现并分析内心的矛盾冲突,推动患者解决问题,增加其适应环境的能力。

此外,药物也是治疗强迫症行之有效的途径。治疗强迫症最有效的是一种叫作“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的抗抑郁药物(简称为SSRIs),特点是调节脑内神经递质功能,达到改善强迫症状的作用。常用的有舍曲林、氟伏沙明、氟西汀等药物,药物治疗也不是立竿见影的,多数患者用药治疗后4-6周开始起效,在10-12周才会达到抗强迫作用,感觉到症状的改善。德医心理咨询科医生及时在药物治疗初期为患者做好时间预期,鼓励患者坚持治疗、定期复诊,以帮助患者取得较好的疗效。(李勤 王晓亮 高洁 李梦娇)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刘培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