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越拨越亮,理越讲越明。”近年来,德州天衢新区坚持把阵地宣讲与流动宣讲结合起来、理论宣讲与文化活动结合起来,传播党的好声音、宣传党的好政策,激发宣讲创新力,扩大宣讲影响力。
讲准精神,全力构建基层理论宣讲大格局。宣讲工作首先要“宣”,同时要“讲”。天衢新区成立了润心宣讲团、新时代“红领巾”宣讲团等特色宣讲团。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党员活动室、文化广场等理论宣讲平台,组建了23支理论宣讲队伍。通过不断推进理论宣讲理念创新和手段创新,已形成领导班子成员讲党课、干部讲政策、专家讲理论、能人讲技术、模范讲事迹、百姓讲变化的多元化宣讲大格局。辖区宋官屯街道推出的特色宣讲“讲述新时代中国故事”,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把理论精神和典型故事有机结合,为基层治理工作注入强劲动力。
讲透内容,不断增强基层理论宣讲效果。宣讲不仅要让广大干部群众“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天衢新区坚持深学广宣,夯实宣讲阵地,让宣讲工作向“好”更向“优”。精心梳理宣讲主题,邀请辖区退休干部、律师、企业家等多个领域人才资源,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的受众人群,多角度打造理论宣讲覆盖模式。结合重要时间节点及街道重点工作,策划了以党建、党风廉政建设、红色文化、先进典型等内容为常规的复合型宣讲主题。今年以来,结合基层群众实际需求,针对不同群体开展各类宣讲活动100余场次,真正将不同领域的新举措、新要求、新部署讲实、讲细、讲到位,做到群众需要什么就宣讲什么,群众在哪儿宣讲就在哪儿。
讲清要求,激发基层理论宣讲实干带动作用。宣讲工作既要把“怎么看、怎么想”讲好,还要把“怎么办、怎么干”讲清。各宣讲员因地制宜,让理论宣讲围着群众转,采用“侃白话”“拉家常”的方式,深入楼院、小区,用“小板凳”凝聚“大能量”,用“小方言”阐述“大道理”,真正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把党的重要思想、重要观点、重大论断、重大举措及老百姓关切的政策讲清楚、说明白,让群众愿意听、听得懂、记得住。2023年,为打通宣讲工作的“最后一公里”,推出“美德之光”道德模范大讲堂活动,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引领、带动、示范作用,将发现、树立、宣传、推广身边的先进典型作为推进理论宣讲的重要抓手,在线下开设“美德之光”道德模范大讲堂,开设“美德之光”专栏,充分发挥新媒体方便快捷、覆盖面广、互动分享的特点,推动理论学习交流既接“天线”又接“地气”。(李洋洋 马晓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