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庆云县崔口镇的田间地头,一辆辆运送玉米秸秆的青贮车穿梭往来,一派繁忙景象,看着满载秸秆青贮的车辆驶去,崔西北村的种粮大户刘金豪心里说不出的高兴。
“别看这一亩地的秸秆只能卖50元,但我这400多亩地加起来能增收20000元呢。”刘金豪一边说着一边忙着手里的活。粮食大丰收,秸秆能换钱,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甜。
过去,许多群众选择直接焚烧秸秆,不但污染了大气环境,还存在安全隐患,也有不少群众选择将秸秆堆放在房前屋后,影响村容村貌。如何更好地利用秸秆?刘金豪没少费心思。
崔口镇实施种养殖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推进秸秆综合再利用,在为群众带来更多收益的同时,实现了秸秆不进村、环境更优美。“我们多方联系,为养殖大户与种粮大户、合作社牵线搭桥,实现了玉米秸秆由田间地头直接送达规模养殖场,村里再也不见了成堆的玉米秸秆,环境越来越好,群众的幸福指数越来越高。”崔口镇周辛村党支部书记周庆曾说。
通过秸秆回收综合利用工作,秸秆的利用价值提升了,秸秆禁烧、人居环境、安全隐患的压力减轻了,群众“秸秆愁”解决了。下一步,崔口镇将进一步提升秸秆资源化利用率,让其“变废为宝”提升价值,助力乡村振兴。(李勤 王春磊 马俊良)
《山东商报》社主办 地址:济南市历下区历山路157号天鹅大厦 联系电话:0531-88197600 邮编:251000
速豹新闻网 版权所有:Copyright © subaox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7018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