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  |  要闻  |  山东  |  中国  |  国际  |  文旅  |  体育  |  评论  |  财金  |  教育  |  汽车  |  消费  |  吃喝  |  映像  |  周刊
首页>德州频道>内容详情

宁津:以“指尖普法”打造“法润非遗”新阵地

2024-08-13 16:25:32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8月8日下午,在宁津县杜集镇基层立法联系点直播间,司法所负责人杜丹与山东科技大学11名学生借助抖音直播、短视频等新媒体平台,将非遗文化与法治宣传巧妙融合,打造出“普法+非遗”的独特IP,实现“宁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公民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双层跨越”。今年以来,宁津县司法局杜集司法所积极依托特色电商产业,采取“普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形式,将弘扬法治精神和保护传统文化相结合,着力以“指尖普法”打造“法润非遗”新阵地。

“普法+非遗传承保护”,让“法治”与“传统”碰撞出别样“火花”。

在“法润非遗”抖音直播活动中,大学生们向直播间观众详细讲述了王家园子醋、山花剪纸、闫庄香椿酱等多种多样的非遗文化技艺,并结合非遗文化传承、文化产业发展、产品创新突破等话题,穿插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知识,使“法治护航‘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和“‘非遗’助力法治的传播与弘扬”在这一刻具象化,用“老传统”走出普法“新路子”。

“普法+立法意见征集”,用广泛“意见收集”增强立法“烟火气”。

 

“法润非遗”直播间设在基层立法联系点内,大学生们在传播非遗文化、宣传法律知识的同时,有针对性地向直播间观众就相关法律草案内容公开征集意见,实现了以立法意见征询促进守法、倡导尊法、推动用法“三重提升”,“法润非遗”直播间用线上互动架起党委、政府与群众之间联系沟通的“连心桥”。本次活动共征集立法意见32条。

“普法+结果运用”,用“实际应用”搭建理论联系实际“大平台”。

杜集司法所将参加此次活动的11名大学生作为乡村“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培养对象,为其量身定制“1+4+12”学法制度,即通过“每月一次讨论交流、每季度一次法治培训、每年一个法治‘微建议’”,实现其法治素养和法治能力“双重提升”,增强其用法律知识服务农村群众的能力,让法律服务更好更便捷地飞入“寻常百姓家”。

此次线上直播活动销售非遗产品、法治文化产品等100余件,点赞量高达3.5万余人次。下一步,杜集司法所将积极借助抖音、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不断拓展“法润非遗”系列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以“传统媒体+新兴媒体”“线上+线下”“双向互动”实现群众足不出户就能享受优良法律服务的社会效果。(杜丹)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刘培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