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这次检查,能够彻底解开我心中的疑惑。”在德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核医学科候诊大厅里,正在等待检查结果的王女士说道。原来,在两年前,54岁的王女士连续两个多月出现接触性出血问题,在当地医院被确诊为宫颈癌。庆幸的是,经过治疗后,王女士身体逐步恢复健康。
然而,自去年8月份开始,王女士的身体又出现了新的状况。在一次常规体检 CT 检查中发现,她的腹膜后淋巴结有轻度肿大,肿瘤标志物检查指标也呈现出轻度增高。在随后的几次复查中,王女士腹膜后淋巴结并未见明显的变化,但肿瘤标志物却在不明原因地逐渐升高。联想到自己曾经做过宫颈癌手术,王女士怀疑是不是肿瘤复发转移了?!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王女士慕名找到了德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妇科王晶寻求帮助。王女士的这一情况,也引起了王晶的重视。为了寻找肿瘤标志物增高的原因,并确定腹膜后淋巴结的性质,王晶及时为王女士申请了“查癌神器” PET/CT 检查。
很快,PET/CT检查结果出来后,一直困扰着王女士和王晶主任的问题终于迎刃而解。结果显示,王女士盆腔及腹膜后淋巴结肿大且伴随着高代谢,符合淋巴结转移的特征。“目前,常规的影像学检查在解剖层面上难以鉴别肿大淋巴结是否为转移病灶,而 PET/CT 却能够从代谢层面清晰地进行区分。”核医学科副主任邵元伟介绍。检查结果表明,虽然淋巴结大小未变,但肿瘤的活性较高,也解释了肿瘤标志物升高的原因。这一结果,为患者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及疗效评价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邵元伟介绍,PET/CT的出现是医学影像学的又一次革命,受到了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堪称“现代医学高科技之冠”。它之所以能在短短几十年里得到广泛普及,主要是因为PET/CT检查具有CT、核磁等普通检查设备不可比拟的优势。它可以在全身检查时通过一次成像同时获得解剖影像、功能显像及融合图像。这不仅确定了原发病灶的位置,清晰、直观地观察病灶对周围组织的影响,而且可以对全身肿瘤转移病灶进行精确诊断和定位,为医生制定科学、合理的临床诊疗方案提供了有力依据。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精准诊断将在未来的肿瘤治疗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更多的患者带来希望和生机。(李勤 刘桂圣 王晓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