痤疮,俗称“青春痘”,是一种常见的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疾病,好发于面颊、额部,其次为前胸、后背及肩部,多对称分布,常伴有皮脂溢出。中国人群统计痤疮发病率为 8.1%。3%~7%痤疮患者会遗留瘢痕,给患者身心健康带来较大影响。25岁以上人群发生的痤疮,称为青春期后痤疮,发病率高达20%,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
目前认为痤疮发病主要与雄激素诱导皮脂腺肥大过度分泌皮脂、毛囊导管口异常角化、痤疮丙酸杆菌等微生物增殖及免疫炎症反应有关。部分患者的发病还受内分泌、睡眠、情绪、饮食、化妆品及药物等因素影响。目前对痤疮的发病机制仍不完全清楚,也就意味着很难针对痤疮制定完全统一的、标准化的治疗手段,必须根据个人病况不同,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
根据Pillury分级,将痤疮分为3度4级:
I级(轻度):散发至多发的黑头粉刺,可伴散在分布的炎性丘疹;
II级(中度):I度+炎症性皮损数目增加,出现浅在性脓疱,但局限于颜面;
III级(中度):II度+深在性脓疱,分布于颜面、颈部和胸背部;
IV级(重度):III级+结节、囊肿,伴瘢痕形成,发生于上半身。
科学护肤建议:
生活方面:
1.加重痤疮食物(禁忌的):碳水化合物(甜食、糖)、牛奶(尤其是脱脂牛奶)、高脂饮食(油炸食物);总结为:抗糖+控油+断奶!
2.改善痤疮食物:低糖饮食(水果)、含锌及维生素A食物(贝壳类海鲜);
3.生活作息:生活作息规律,避免熬夜,出现“痘痘”不要用手挤扣、大便保持通畅,一天1-2次、尽可能避免化妆,痤疮患者皮肤清洁可选用控油保湿清洁剂洁面,但不能过度清洗,忌挤压和搔抓。清洁后,要根据患者皮肤类型选择相应护肤品配合使用。此外,应谨慎使用或选择粉底、隔离、防晒剂及彩妆等化妆品,以物理防晒为宜,尽量避免化妆品性痤疮发生。
4.定期复诊:痤疮呈慢性过程,治疗中需定期复诊,让医生根据治疗反应情况及时调整治疗及护肤方案,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痤疮的药物选择:
1.皮脂过多和皮脂分泌异常:
(1)抗雄激素药:炔雌醇环丙孕酮片;
(2)抗皮脂溢出药:异维A酸软胶囊。
2.皮脂腺导管角化改变:
(1)抑制毛囊皮脂腺角化异常药:异维A酸软胶囊;
(2)维A酸软膏抗皮脂溢出药:异维A酸软胶囊。
3.痤疮丙酸杆菌定植及炎症:
抗生素:盐酸米诺环素,夫西地酸乳膏,过氧化苯酰。
痤疮辅助疗法:
1.火针及普通清痘:针对脓疱型。
2.刷酸治疗:水杨酸具有抗炎、抗菌、调节角化、抑制络氨酸酶、脓疱、结节囊肿、炎症后色沉。
3.光电类:
(1)光子嫩肤:炎症性丘疹、囊肿、结节、痘印;
(2)点阵激光:痘印、瘢痕;
(3)美塑疗法 :痘印。(张雪 牛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