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未建成,企业已招大半;聚焦产业前沿,头部企业纷纷签约……在德州乐陵市这片广袤的土地上,一座现代医药化工产业园正沐浴着阳光,拔节生长。
9月7日,记者来到乐陵循环经济示范园,与项目介绍人进行深入交流,对于乐陵医药化工产业园的发展充满了浓厚的兴趣。
从齐鲁制药到安舜制药,再到丰源生物,从一期建设到二期建设,再到三期建设……这些企业为何如此“钟爱”这座医药化工产业园,一而再再而三地将新项目落子于此?
2009年,乐陵市借势国家“蓝黄”战略的实施,抢先擘画了以医药、化工新材料和先进制造为主导产业的“乐陵市循环经济示范园”。
“千亿级智慧化工园区”的未来发展如何、成功与否,关键看招商成效。
一组数据来看:今年上半年,园区税收首次突破1.8亿元;今年以来,园区新增规上企业5家,在建项目5个,竣工项目8个,新签约项目14个,拟签约项目5个。亮眼的“成绩单”的背后,是乐陵市聚焦企业发展需求,打通覆盖医药行业上中下游的全产业链条,构建以产业链为纽带、以龙头企业为带动、以园区为载体的县域医药产业垂直新生态。
医药产业是乐陵化工产业园的主导产业之一,以原料药为主导,但是在往下游延链的过程中,遇到了项目招引难题。面对此难题,园区给出了破题关键——建设乐陵医药超级工厂项目,构建起覆盖上、中、下游全产业链的垂直生态。
“医药超级工厂主要采用‘1+N’的发展模式,‘1’是指一系列共享配套设施,包括共享中试平台、分析检测中心、危化仓库及污水处理站等;‘N’是指N个标准化车间,能满足各种医药企业生产要求的车间。”乐陵市循环经济示范园协调服务中心对外合作和创新发展服务部部长刘琦介绍。
围绕重点产业抓项目,紧扣医药产业延伸配套和未来产业规划抢先布局。这无疑是乐陵市循环经济示范园经济的“绝招”,而项目怎么抓?具体到企业招商怎么招?园区发展经验还有很重要的一块,在于“精准招商”。
去年8月,园区负责人接触到业内新媒体平台,平台覆盖了2.5万家的生物医药上下游的企业,全区可通过线上线下的模式“看菜点单”,突破了传统的点对点、以商招商的模式。
从MAH&DDS制剂合作大会到MAH资源对接会,再到CMC-China博览会,与平台合作的专题推介会让园区成功对接了300多家企业,获取招商线索200多条,目前已落地项目12个,在谈项目23个。
“编好篮子去买菜”。招商“无往不利”的背后,更为关键的原因,是园区自身更专业化、市场化的机制对企业的强大吸引力。
为了促进项目落地,德州、乐陵两级政府也拿出最大诚意,各级职能部门、化工园区以超强的服务意识以及能够设身处地站在企业角度去考虑问题的坦诚务实,打动了企业。
乐陵市政府对项目建设提前介入、提醒告知、全程帮办;采取定人员、定目标、定任务、定措施、定奖惩和盯项目、盯开工、盯进度、盯质量、盯监管的“五定”“五盯”方式提供服务保障。
采取市级领导包保、指挥长负责制和困难问题直通车制度,对重点项目、骨干企业全程包保服务,每季度召开一次“项目推进不到位”督促会,情况全市通报;先后20余次将乐陵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会场搬到项目建设一线,对发展难题一一破解。
在建设项目、服务项目上,乐陵始终坚持“担当作为、狠抓落实”,发扬“店小二”服务精神,推行“一线工作法”,持之以恒地优化营商发展环境。现在的乐陵,正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昂首前行、步履铿锵。(周建新 徐含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