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家住德州的刘先生(化名),因胸闷憋气在当地医院就诊。经检查发现,刘先生左胸部长了一个“拳头”大小的肿瘤,随后被诊断为间皮瘤。由于肿瘤体积大且位置贴近纵隔及大血管,手术切除有很大风险。因此,就诊医院建议刘先生口服靶向药物治疗。但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效果并不理想。更为雪上加霜的是,刘先生还出现了重度水肿、皮疹、瘙痒、胸部疼痛及进食困难等症状,已经严重影响了日常生活。
一次偶然的机会,刘先生了解到介入诊疗技术对此类肿瘤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于是,他慕名找到了德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肿瘤内科主任程金刚。 接诊后,程金刚详细询问了刘先生的病史并查看了相关检查结果。为了给刘先生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程金刚及时联系了医院肿瘤多学科诊疗(MDT)服务,组织胸外科、内科、放疗科、医学影像科、病理科等专家进行会诊。经过各学科专家仔细讨论,决定为刘先生实施介入诊疗,实现精准灭杀肿瘤的目的。
所谓肿瘤的介入诊疗,就是借助技术先进的大型平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DSA)设备,经动脉引入导管直达肿瘤供血部位,灌注化疗药物并栓塞肿瘤供血血管,断掉肿瘤的“粮道”,使其弹尽粮绝,从而实现灭杀肿瘤的目的。该项技术,不仅有效提高了病变部位药物浓度,还可以减轻全身不良反应,减少病变部位血流供应,肿瘤没了血液的“营养”供应,最终被“饿”死了。
治疗过程中,程金刚带领团队经动脉引入导管成功到达刘先生肿瘤供血动脉,顺利完成药物灌注和血管栓塞。术后,肿瘤内科医护团队密切观察刘先生术后病情变化并悉心照顾。随着治疗的不断深入,刘先生胸闷、憋气等症状逐渐消失,水肿也已经消退,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并已于日前出院。(王晓军 张月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