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德州频道>内容详情

新春佳节,别让肠胃“闹脾气” 德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提醒您:调整食谱、少食多餐、适当运动是关键

2025-01-31 16:39:36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春节期间,走亲访友、亲朋聚会,大鱼大肉、酒水饮料等成为餐桌上的主角,但随之而来的,是消化道疾病的高发。新年伊始,如何打好“肠道保胃战”?德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丁青春支招:调整食谱、少食多餐、适当运动是预防关键。

大年初二下午,34岁的李女士(化名)愁眉苦脸地来到德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就诊。“最近这段时间,我总觉得肚子和胃胀得慌,时不时还会肚子疼、恶心。”李女士本想自己吃点药缓一缓就行,谁知今天上午,她刚吃了一点水果就觉得胃里翻江倒海,短短半天,吐了两回,这才赶紧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医院就诊。“最近是不是每顿饭都大鱼大肉?”“经常熬夜到很晚才休息?”“冷饮、甜品、水果,进肚儿的食物比较杂?”丁青春一连问了几个问题,李女士点头如捣蒜。结合进一步的辅助检查,李女士被确诊为急性胃肠炎。

“正常情况下,健康人群的胃肠道有一定的运作规律,一日三餐定时定量。但在春节期间,这种平衡状态被打破,肠胃始终处于高负荷的工作状态,很容易出现问题。”丁青春进一步解释,年节内,菜品往往荤多素少、浓油赤酱,还不乏烧烤油炸、熏肉腊味这类高盐、高热量的食物,过量摄入会增加胃肠负担,导致消化不良,从而引发胃肠道疾病。另一方面,节日聚会少不了酒水助兴,过量饮酒会刺激胃肠道黏膜,影响肠胃正常蠕动,导致腹痛、腹泻,还可能诱发急性胰腺炎。

听了丁青春的讲解,李女士这才意识到饮食、作息混乱的背后竟暗藏这么大的健康隐患。“春节天气寒凉,进食生冷食物一定要控制好量。如果一餐进食过多,下一餐要让胃肠道适当休整,进食些容易消化的食物,必要时可以少食多餐。同时,节日期间,饮食过于丰盛,建议调整饮食结构,三餐可适当增加蔬菜、水果、豆制品等的摄入,家里如果有糖尿病患者,要避免摄入高糖水果,如桂圆、香蕉、菠萝蜜等。”丁青春详细叮嘱李女士,像平时没吃过的食物,特别是水产品、山珍等易过敏食物,切不可多次、多量食用。另外一些像年糕、元宵、粽子这类黏性食物,也容易导致消化不良,建议根据体重及体力劳动强度,计算总热量,再合理分配到三餐中。

此外,丁青春建议,餐后半小时可喝点温热的茶水,减少油腻食物在胃中停留的时间,再进行散步等轻度运动,提高消化能力。“有不少人顾忌春季期间到医院就诊,出现不舒服时,选择熬一熬或自己找药吃,这种做法很容易延误病情,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丁青春强调,一旦出现腹胀、腹痛、恶心呕吐,持续不缓解时,一定要及时就医,切忌盲目服药或自行处理。(于海洋 牛漪)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刘培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