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绿城社区与山东华宇工学院深度合作,打造了一场集文化传承、科技赋能、民生服务于一体的“社区集市”主题活动。活动以“校社联动·共创美好”为主线,通过十大特色项目惠及千余居民,搭建起高校资源下沉与社区需求对接的实践平台,为基层治理注入青春动能。
传统文化焕新生 文化传承显担当
“龙腾狮跃出校门”非遗展演现场,华宇工学院学生两个一组舞动狮子,狮子随着鼓点的快、慢、轻、重,忽而翘首仰视,忽而回头低顾,忽而回首匍伏,忽而摇头摆尾,千姿百态,妙趣横生,在丰富社区文化的同时,让传统民俗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传承古艺,编织幸福”工作坊内,师生团队用将扎染、手工皂制作等多元手工带入居民生活,让古艺焕发新活力。社区居民王阿姨感慨:“没想到孙女玩的编织课还能用在传统手艺上,这样的活动让文化传承有了新味道!”
科技赋能零距离 智慧服务惠民生
“科普先行”展区掀起阵阵热潮,学生们将互联网+、云计算、数字经济、智慧物流等学科专业进行融合,建立“高校直播基地”,将“助农理论”转化为“助农实践”,推动智慧营销;“科技创新,筑梦远航”项目中,聚焦社区青少年群体,普及编程知识,点燃他们对科技的热爱,为增强学习效果,项目设计了丰富的实践体验活动,助力他们在科技道路上勇敢追梦,拥抱充满无限可能的未来。
精准服务暖民心 共建共治聚合力
“17养老”项目以为老服务为主题,围绕“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为”为目标,旨在提升养老服务质量,满足老年人多样化需求。家电维修志愿服务队现场修复了电磁炉、吹风机、饮水机等小家电,电器学院维修师傅张同学表示:“看到居民们开心的笑容,比修好任何机器都满足。”
青春力量绽芳华 志愿服务树新风
“爱暖空巢”项目中,华宇学院学生志愿服务团队累计为4000余人受益,学生小刘说:“当我教张奶奶用手机视频通话时,她眼里的泪光让我明白,科技的温度在于人心的连接。”儿童成长区的“爱心接力”课堂里,大学生志愿者开设多元化艺术课程,继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助力儿童成长。
校社共建谱新篇 长效发展谋新局
活动现场,山东华宇工学院负责人表示:“我们将把社区作为思政教育实践基地,让学生在服务中锤炼专业本领,在奉献中践行社会责任。”
据统计,本次系列活动累计服务居民300余人次,收集民生需求10余项,绿城社区党总支书记黄娟娟指出:“通过‘需求清单+资源清单+项目清单’三单对接机制,我们真正实现了‘居民点单、学院派单、社区接单’的良性循环。”
这场持续升温的社区集市,不仅成为校地协同发展的生动注脚,更构建起“青春赋能+科技助力+文化浸润”的基层治理新模式。随着更多高校资源与社区需求的精准匹配,一幅“共建共治共享”的和谐社区新图景正在徐徐展开。(陈淑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