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德州频道>内容详情

平原经开区:“四张清单”赋能企业发展

2025-09-10 15:40:55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在平原经济开发区,一场以“清单化服务、精准化治理”为核心的改革正深度重塑政企关系。通过制定“走访清单、问题清单、整改清单、服务清单”四张清单,将精细化管理融入服务全链条,既为企业“松绑减负”,又为发展“赋能增效”,奏响了政企携手共进的和谐乐章。

突击整治变身常态护航

清晨,开发区“门前五包”专项工作组的身影准时出现在各企业之间,成为园区一道熟悉的风景。在信谊制药厂区门口,经济发展部部长王智正指导企业优化停车区布局:“货车区左移10米避开消防通道,员工电瓶车区增设雨棚充电桩。”这样的精细化指导,在开发区已成常态。

该区推行网格化治理,将辖区划分为ABC三大片区,每个网格配备专业“管家团队”。团队每日对标“车辆停放、垃圾清运、绿化维护”等12项标准进行巡查,确保环境管理无死角。同时,着力打造德业纺织、信谊制药等5家示范企业,通过融媒体宣传片推广“厂区花园化”经验,以点带面提升整体环境品质。此外,坚持问题动态清零机制,累计整改乱堆物料、卫生死角等问题67处,企业周边环境投诉率大幅下降90%。

“现在厂区像公园一样漂亮,客户参观时都称赞我们有实力!”德业纺织负责人马振峰指着厂区内新栽的海棠林,笑意盈盈。今年5月,开发区的精细化管理实践荣获县委授予的“门前五包示范标杆集体”称号。

响应升级主动破题

“解决了困扰我们多年的难题!”和林新材料总经理蔺金感慨道。该公司门前杨树飞絮屡屡引发消防警报,影响生产。包企干部孙玉芹获悉后,迅速协调执法局,48小时内将杨树更换为石楠树,并同步安装智能喷淋系统,彻底消除安全隐患。

开发区实行首问负责制,规定企业的任何诉求,首位接待干部必须全程跟踪处理,杜绝“踢皮球”,确保“事事有人管、件件有回音”。通过建立企业需求台账和销号管理机制,今年以来已高效解决树木更换、人才落户、出口备案等35项难题,办结率达100%。同时,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园区道路6公里,增设智能路灯、开通物流专线,企业运输效率提升30%。

服务升级精准破题

4月金融对接会、5月高企培育课、6月亩产效益解读……开发区精心准备的“政策礼包”,总能精准匹配企业不同成长阶段的需求,成为助力发展的“及时雨”。

政策推送实行分层分类:针对小微企业,聚焦“信贷融资”,对接农商行推出“设备租赁贷”纾解资金压力;面向规上企业,侧重“技术升级”,详解技改补贴申领细则,鼓励研发投入;对于出口企业,强化“合规出海”指导,组织海关AEO认证培训,助力开拓国际市场。服务形成闭环:政策宣讲后附“需求采集卡”,企业勾选需求即可触发上门服务,确保政策红利精准直达。

“亩产效益政策刚一发布,开发区的干部就主动上门帮我们算清了升级账!”维度智能装备副总孙中华深有感触。在包企干部指导下,该公司通过出租闲置厂房提升容积率,每年额外获利20万元。

减负增效释放发展红利

“过去各种检查多、表格多,现在来一次就能解决很多事情!”江山纤维财务总监赵敏算了一笔账:实行联合走访取代多头检查后,企业每年节省接待工时超500小时,工程师们得以从“陪会”中解脱,全身心投入研发。

如今,“四张清单”机制已延伸至安全环保、人才招引等多个领域。安全监管方面,聘请第三方专家开展“季度体检”替代频繁检查,隐患整改周期缩短70%;人才服务方面,设立“开发区人才驿站”,为硕士以上人才提供公寓、政策代办等“一站式”落地保障,让人才安心扎根、创新创业。

“我们要做企业‘看不见’时静默守护、‘需要时’无处不在的伙伴。”开发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艾明春的话语,道出了服务企业的初心。在这里,精细化治理正持续转化为强劲生产力——企业投诉量下降45%,投资额逆势增长23%,政企携手书写着“减负不减效,服务即发展”的崭新篇章。(宋安)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刘培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