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  |  要闻  |  山东  |  中国  |  国际  |  文旅  |  体育  |  评论  |  财金  |  教育  |  汽车  |  消费  |  吃喝  |  映像  |  周刊
首页>德州频道>内容详情

庞学冬:枣木为笔,“写”就人间故事

2024-05-19 18:56:36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娘...娘哎!我现在有点儿想法,想‘写’篇儿故事,能过来一趟吗?”5月17日,第三十四次全国助残日来临之际,在乐陵市丁坞镇前何庙村,卧床不起的庞学冬像往常一样呼唤着自己的母亲。他的母亲王俊华应声而来,熟练的支起手机,听儿子讲起了故事。

庞学冬是乐陵文学圈里赫赫有名的人物,因为不同于其他的文学创作者,身患强直性脊柱炎的他只能躺在病床上通过口述讲故事的方式,多种并发症缠身的他用这样独特的创作方式完成了100余万字的文学创作。

今年35岁的庞学冬出生在山东省乐陵市的一个普通农家,9岁,他患上类风湿性关节炎和强制性脊柱炎;18岁,因病情恶化而辍学;19岁,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瘫痪在床。但从2010年起,他在《民间文学》《故事会》《上海故事》等知名故事杂志及几十种报刊上发表原创作品百余篇。着100多万字的故事,是他以仅能活动的右手大拇指,在手机上一个字一个字敲出来的。

病魔似乎不打算放过这位有志于文学创作的青年,随着病情的发展,他的肢体、躯干产生了可怕的变形,引发了诸多的并发症,逐渐失去了活动能力。到2022年的时候,庞学冬失去了除大脑之外的全部活动能力,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完全依赖于年迈的父母照顾。

此时的庞学冬依然没有放弃他的文学梦,原来“一指禅”的创作方式也无法完成,得益于现在的科学技术,庞学冬想到了语音识别,他想到了用口述的方式,母亲王俊华再进行文字整理的方式完成自己的创作历程。

庞学冬市医院里的“常客”,不住院治疗的日子,他通过这样特殊的方式,庞学冬在母亲的帮助下继续着文学创作之路。

功夫不负有心人,庞学冬在“讲述”别人的故事,而他的故事也在乐陵以及他的文学创作圈里被广泛流传。各种荣誉接踵而至,庞学冬陆续加入了乐陵市、德州市作家协会,获评了德州乡村文化之星等荣誉称号。2019年1月,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等共同主办的“2018年度中国好故事2018中国故事节”在上海举行。十年31岁的庞学冬入选“2018年度中国好故事作者”,因身体原因无法前往领奖,由父亲庞景奎代领,但他自强不息、追梦不止的故事依然感动了很多人。

2023年,他的个人作品集《枣木笔》在相关部门的支持终于结集出版。书中收录了庞学冬的85篇故事。姐姐庞军军拿到弟弟的新书,第一时间发了朋友圈,她写道:“世界上最好的书,就是自己的人生!付出总有回报,努力总有收获!”

是的,庞学冬一直在努力的活着。

庞学冬没有用他的故事讲述病痛折磨,反而以过人的坚韧和爆发力,以自己坎坷的人生经历,孜孜不倦地描绘着、讲述着自己向往的美好世界。他的艰难人生已然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正能量中国好故事。(于大龙 周建新 贾鹏 翟蕊蕊)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刘培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