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海先,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人,1989年3月份入伍,1991年12月退伍,进入夏津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中共党员,现任夏津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助理,消毒与病媒生物防制科科长。
疫情来临,岗位就是年味
“我是一名卫生应急队员、也是一名退役军人、更是一名共产党员,疫情面前,责无旁贷,现申请归队,与队友们一起奋战一线……”2020年1月24日,大年三十晚,杨海先又一次主动请缨第一时间向中心党支部递交了请战书,并迅速参加到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一线工作中。
疫情来的急来的突然,各个岗位急需人手。哪里需要,杨海先就去哪里战斗。他在抗击疫情的一线,最重的担子抢着挑,每天24小时随时待命。
在这次疫情到来时,杨海先也是离病毒最近的人,哪里有疑似病例,哪里就有他的身影,为了切断传播途径,他和队友们认真执行着疫点终末消毒任务,从除夕到疫情结束,他始终坚守防控第一线上,向险而战。多次第一时间到达现场指导现场消毒工作,从未喊过一声苦一声累。
流调工作,我是军人我在前
作为疾控中心的一名应急队员、一名专业的流调队员,要及时奔赴疫情现场处置工作。为了疫情及时得到控制,必须在第一时间到现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杨海先总是说:“我是一名退役军人,我身体强壮,我去吧!”
他常常是半夜奔赴流调第一现场,身穿厚厚的防护装备,对近在眼前的重点风险人群进行询问,详细了解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发病前、后的接触史,曾经去过的场所,乘坐过的交通工具,发病时间,发病过程及就医情况以及接触过的人等。所有细节都不能错过,确保万无一失。
杨海先常常是做完流调工作来不及休息就撰写流调报告提交政府部门,为政府部门做出正确决策提供最有力、最科学的依据。他常常是黑白颠倒,累了就在沙发上靠一靠,饿了就简单的吃口泡面。经常是刚刚提交完报告又继续奔赴下一个流调现场开展工作。
消毒消杀,防控就是责任
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消毒消杀是重要的环节之一。消杀又是杨海先的业务工作。他既要为各级防控单位做好消杀技术指导又要到现场具体进行指导。经常需要直接与病毒接触,消毒消杀需要穿上密不透气的防护服,佩戴N95口罩和护目镜,背上沉重的消毒器械,进行现场消毒消杀。面对最危险的消杀现场,他从未退缩过,主动穿上厚厚的防护服到重点人家进行终末消毒,不遗漏每一处细节。
守住关口,群众“宅”的放心
2020年3月中旬,夏津县疾控中心接到派员增援经北京口岸入境来鲁人员疫情防控工作专班的任务。已经在疫情防控岗位连续奋战了2个月的他主动请战,主动要求投入新的战斗。
3月10日,他赴京参加防控工作,接到任务,没有丝毫迟疑,他快速交接好工作,简单收拾一些衣物,就立即赶赴了北京。去北京的路上,考虑到即将面临的工作,他还利用车上的时间迅速补习了一下可能会用到英语词汇。
德州是山东的北大门,是我省抗击新冠肺炎境外输入疫情战“疫”的重要关口,工作组防控任务十分艰巨。入京后,他顾不上乘车6小时的疲惫,立刻到各转运点熟悉工作,和同事学习相关工作方案,进一步细化工作流程和分工,力求工作做到“不留一患”“不漏一人”。自3月10日至30日,共调度88名工作人员和6辆巴士、16辆负压救护车日夜奋战,第一时间掌握人员信息,第一时间指派车辆完成交接转运,第一时间规范开展隔离,第一时间做好管理服务,形成了北京、德州“点对点”闭环转运、集中隔离、管理服务的全封闭防控体系。
在与同事的共同努力下,德州共转运经北京入境来鲁人员294人,全部集中隔离医学观察,为全省入境人员疫情防控作出了贡献。
众志成城,在不经意的细节中展现,大爱无疆,是职业品格。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杨海先坚守岗位、恪尽职守,站在了防控疫情的第一线,将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放在心头、护在身后。他坚信一定能够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
病媒防治,迎难而上载誉而归
近几年为迎接创建省级、国家卫生县城以来。杨海先负责城区的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在参与疫情防控的同时,监督指导了第三方公司对城区的12轮消杀,共使用外环境乳油1500升,外环境水乳剂1000公斤,补充安装灭鼠毒饵站1000个,投放灭幼颗粒剂350公斤,苏云金杆菌2000升,组织城区两次集中灭鼠及国家卫生县城评估验收前的紧急灭鼠一次,共投放灭鼠蜡块1500公斤。城区病媒生物密度始终保持在低密度水平,2018年5月份的《夏津县创建省级卫生城市灭鼠考核技术报告》。
他还负责对夏津县大型宾馆、医院、学校、车站、垃圾中转站、公共场所等单位病媒生物的检测及药物喷洒的工作。几年来喷洒面积达15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灭鼠单位170多家,为指导夏津县开展有害生物防制提供了科学依据,为降低夏津县有害生物密度,控制由此而引起的各类传染病暴发流行的发出做出了重要贡献。顺利通过了省级、国家级卫生县城技术评估验收,得到专家组的一致赞扬和县委、县府的荣誉表彰。
“只要祖国和人民需要,我永远是一名战士!”这就是杨海先对祖国和人民的承诺!(周建新 尹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