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高强度的采样流调工作,3月13日这天,高云累倒在了赶往下一处采集点的路上。“双医家庭”的她为了不拖累丈夫抗疫,毅然选择“出院”。
禹城市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士长高云,今年43岁,长期从事护理工作。3月12日起,连续的全民核酸采样工作中,她身穿防护服,一干就是10多个小时。13日上午,高云突感身体不适,脸色发黄。身边的领导和同事劝她好好检查一下,不要再去一线流调了。然而,在单位进行输液治疗后,高云硬是在下午2点,毫不犹豫地坚持到花园社区为老弱妇幼入户采样。
一层又一层,一栋又一栋,身上穿着闭不透气的防护服,加之连日来的高强度工作,她感到了胸闷、气短、头晕,但仍咬紧牙关,一声不吭地坚持完成了该小区的采样任务。就在去下一采集点的途中,高云突然手足抽搐,呼吸急促,猛然晕倒在地……
紧接着,她被抬至120急救车送往禹城市人民医院。
谈及当天的情景,高云的丈夫张敬华既心疼又后怕。作为该市大程中心卫生院内科主任的他,同样在防疫一线值守。大程卫生院院长耿向波知情后,立即进行调班,命令张敬华驾车赶到医院。看到病床上面色苍白的妻子吸着氧、意识模糊、手脚冰凉,张敬华的眼眶湿了。经过2个多小时的抢救,好消息终于等来:高云的生命体征逐渐稳定。
主治医生也松了一口气,表示幸亏送医及时,否则十分危险。医生建议其住院观察治疗,但输液之后的高云,坚持回家观察治疗。其实,她并不是不愿待在医院安心治疗,而是考虑到抗击疫情关键时刻,医务人员更加紧缺,既然短时间回不到抗疫一线,也绝不能拖了身在抗疫一线丈夫的后腿。
就这样,一向温柔的高云,这次却倔强地选择了回家观察治疗。那一刻,张敬华落泪了,他知道病中的妻子希望重回“战场”,心中也挂牵着年迈多病的母亲、急需照顾的孩子……(周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