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上工作服、检查车况、为车辆消毒,凌晨4点,经过一番准备,生活垃圾清运工张旭东驾驶着垃圾压缩车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凌晨的城市,鲜有行人车辆,见到最多的便是身着橙色工作服的环卫工人。驾车行驶大约半小时,张旭东和同事到达第一个清运点位——德州天衢新区中建华府小区。“小区面积大、居民多,附近还有早市、夜市,每天能产生上百桶生活垃圾。”张旭东说,他负责的片区中有十几个这样的点位,每天要清理2000多桶垃圾,共有几十吨重。为了避开早高峰,他们必须在7点半之前把垃圾全部清运完。
垃圾清运点集中堆放着数十个垃圾桶,凑近后,一股发酵后的酸腐味扑面而来。张旭东丝毫不为所动,脚一蹬,手一借劲儿,100公斤重的垃圾桶便被他轻松推动,随后挂到压缩车上,操纵按钮将垃圾倒入压缩箱。这个点位清理完,又马不停蹄地赶往下一个。
清运完所有垃圾并不意味着工作结束,每天晚上,张旭东还要对周边夜市的垃圾桶进行复点。“有些市民图方便,把垃圾扔在桶外,我们都得捡到桶里,有时袋子里的汤水或者油污会蹭到身上,这也是我只穿深色衣服的原因。”张旭东今年50岁,从事垃圾清运工作已有26年,他的嗅觉已经不太敏感,也曾受气挨骂,但他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党员,始终坚持工作在一线。
1997年,张旭东从部队转业成为一名垃圾清运驾驶员。那时设备简陋,全靠人力装卸,劳动强度很大。“夏天蚊蝇满天飞,都能挡住开车视线,蛆虫经常会顺着裤腿往上爬……”张旭东回忆说。艰苦的工作环境,让他有些动摇。父亲看到了他的失落,便与他谈心:“你在部队就入了党,受到党的培养和部队的锻炼,要有党员应有的样子。”后来,单位组织参观时传祥纪念馆,时传祥“宁愿一人脏,换来万家净”的奉献精神深深感染着张旭东,让他找到了自己工作的价值,干劲儿更足了。
日常工作中,张旭东从未因为工作繁重而抱怨,有时忙到凌晨3点,困了就在垃圾压缩车里打个盹。疫情期间,他第一个报名,要求参加涉疫垃圾的定点清运,每天工作10个小时,行程超过100公里。
为解决商户乱倒垃圾问题,张旭东每天都要排查垃圾量较大的商铺门店,不厌其烦地提醒他们垃圾桶的摆放地点和清运时间,对乱倒垃圾的行为进行劝阻。有人对他说:少干一点没有什么,何必这么辛苦?张旭东却觉得:既然单位把任务交给了我,我就应该对单位、对社会负责。
辛勤劳作换来的是片区环境卫生的整洁干净和市民满意度的提升,突出的工作成绩令张旭东获得了领导和同事们的认可,多次被评为全市城管执法系统先进个人。“26年来,我亲眼见证了德州城市环境改善提质的全过程,现在路上垃圾少了,市民素质提高了,整体居住环境得到了改善,想到这些改变中有我的青春和汗水,就特别骄傲。”张旭东表示,今后将继续发挥党员带头作用,当好一枚合格的“螺丝钉”,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环卫工作的理想和信念。(李勤 唐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