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州市陵城区丁庄镇的赵家庙村,提起刘玉燕,村民们无不竖起大拇指,称赞她是一位难得的“好媳妇”。40岁的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书写着孝道与责任的感人篇章,成为了全村人心中的道德楷模。
刘玉燕的生活原本平淡而幸福,她和丈夫辛勤工作,虽不算大富大贵,但日子过得安稳而温馨。然而,命运的转折却在不经意间降临,2024年6月,婆婆突发脑出血,这一突如其来的变故,彻底改变了这个家庭的轨迹,婆婆经过抢救,虽然保住了性命,却全身瘫痪,丧失了语言能力,生活完全不能自理,这让整个家庭陷入了困境。公公身体不好,无法负担过多的家庭负担,照顾婆婆和一家老小的重担就毫无征兆地落在了刘玉燕的肩上。
面对这一沉重的打击,刘玉燕没有丝毫犹豫,毅然决然地辞掉了工作,选择全身心投入到照顾一家老小的责任中。从那以后,刘玉燕的生活被琐碎的家务和照顾病人的任务填得满满当当。每天天还未亮,她就早早起床,熟练地为婆婆准备流食,并给婆婆擦拭身体、喂饭,接着就是送孩子上学。回到家,她又忙碌起来,给婆婆喂水、按摩……
面对如此繁重的生活压力,她也有感到疲惫的时候。但她从未有过一丝抱怨,总是默默地承受着一切。由于婆婆不能交流,她只能凭借自己的细心观察和不断学习,摸索出一套科学的照料方法。每六小时喂一次流食,每隔一小时喂一次水……她在心里默默记下每个时间节点该做的事情,形成了一套属于自己的“照料时间表”。
除了照顾婆婆,刘玉燕还要操持家里的大小事务。洗衣、做饭、打扫卫生,每一项家务她都做得井井有条。正因为她的悉心照顾,才能让丈夫能够毫无后顾之忧地出门工作。
村里的人都看在眼里,感动在心里。曾有人问她:“你每天端屎端尿,不嫌脏吗?你还这么年轻,后面的路怎么走?”刘玉燕总是微笑着回答:“说实话,没人不嫌脏,但是这是我们当子女的义务与责任,家里老人病了,我们应当照顾好,而不能因此逃避,我们是一家人。”这句朴实的话语,道出了她对家庭的深深眷恋和对责任的坚守。
刘玉燕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孝道和责任。她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在平凡的生活中,用日复一日的坚持和付出,书写着人间大爱。她是公婆的好媳妇,是丈夫的贤内助,是孩子学习的榜样,更是全村人公认的道德标杆。她用自己的善良、坚韧和担当,撑起了家庭的一片天,成为了大家公认的“好媳妇”。她的故事,像一束温暖的光,照亮了整个村庄,也让人们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和亲情的力量。
(来源:陵城融媒 李兵 于晓晴 通讯员 张玉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