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德州市率先在全省开展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集成改革试点,为宣传并解读各部门推进农村劳动力就业集成改革的政策措施,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德州市委宣传部组织召开德州市“开展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集成改革试点”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今天是首场,德州市委政研室(改革办)、德州市委组织部就开展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集成改革工作计划和政策措施进行发布和解读。
据德州市委政研室(改革办)介绍,今年是农村劳动就业集成改革试点第一年,工作中,主要是突出抓好以下八个方面的改革。
深化公益性岗位开发改革创新。实施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行动。创新设立公共管理、公共服务、社会事业、设施维护、社会治理“五大类”公益性岗位,积极消纳农村剩余劳动力。2022年全市开发公益性岗位2.53万个,市级安排专项补助资金2200万元。推广“互助公岗”创新模式。完善大救助动态监测平台,分层分类实施政府和社会力量高效组合的救助保障。
深化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改革创新。创新构建全市农村劳动力“大培训”工作格局,统一编制农村劳动力培训总体计划,今年计划开设19个班次,培训2万人次以上。今后三年每年开展培训2万人次以上,探索启动“农民工免费上大学”体制和路径。
深化乡镇吸纳就业改革创新。创新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重点实施“强镇固基三年行动计划”,推进“双镇百村”建设,提升乡镇镇域实力,增强聚集功能。支持乡镇培强产业园区,建设“返乡创业园”。
深化村集体吸纳就业改革创新。实施村级集体经济“五年倍增”计划。推动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扩面提质,鼓励村集体独立或与其他经济主体共同组建经营实体,推进农村区域党建联合体提质增效。力争年底全市10万元以上的村达到90%,50万元以上的村达到15%。创新开展“百企结百村”活动。每个县市区选择不少于10家与农村生产生活关系密切的农业产业龙头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劳务派遣企业与至少1个农村区域党建联合体结对共建。
深化能人创业带动就业改革创新。在德州市人才发展专项资金中设立人才入乡返乡创业扶持资金,支持退休人员、企业技能人员、外出经商人员、退役军人、高校毕业生等“五类人员”返乡创业带动就业。每年落实返乡人员创业担保贷款1亿元。
深化基层就业服务体系改革创新。创新县乡村三级就业服务体系。鼓励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为农村转移劳动力提供就业服务。2022年每个县(市、区)选取2个乡镇开展“就业创业服务中心”试点,2023年在规范提升的基础上全市推开。
深化农村劳动力保险和信贷改革创新。发挥政府性保险保障作用,加大商业保险保障力度与农村小额贷款投放力度,加快推动银行机构创新开发就业创业信贷产品,优化融资担保服务机制,建立和完善适合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特点的评级和授信制度。
创新建立农村劳动力统计监测评价体系。建立农村劳动力状况统计指标体系、就业监测体系、评价考核体系,设置年龄层次、性别比例、健康状况、教育程度、技能等级、地区分布等多方面指标,对收入水平、就业结构、未就业和未充分就业数量等内容进行日常监测和筛查预警。
德州市委组织部发言人表示,目前,德州市委组织部已制定出台《全市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三年行动计划》、《全市村级集体经济“五年倍增”计划》等系列文件,分解落实集成改革的具体任务,打好制度建设“组合拳”。同时,完善鼓励人才返乡等方面的扶持政策,实施基层党组织带头人、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基层治理带头人“雁阵工程”;依托区域党建联合体发展加工、电商等经济组织316个,打造特色种养殖产业带222个,村党组织领办劳务合作社316家,吸纳2.5万名农村劳动力入社;开展“百企结百村”行动,全市352家企业与352个联合体结对共建,提供就业岗位3000余个。
“今年是接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之年。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突出年度性任务、针对性举措、实效性导向,努力以高质量党建促进农村劳动力高质量就业。”德州市委组织部发言人说。(张娜 钟晓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