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德州市第22个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新闻发布会召开,德州市委统战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了近年来德州市民族工作取得的阶段性成就和全市第22个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的活动安排。
一、党的十九大以来德州市民族工作取得的主要成就
深刻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全市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实现新发展
一方面,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不断加强。各级党委政府坚持把做好民族工作作为保稳定、促发展、创和谐的大事来抓,为推动全市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2021年,德州市委、市政府对德州市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40个和先进个人35人进行表彰;2022年,市委民族工作会议召开,对做好全市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做出全面部署。
另一方面,民族工作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市委常委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多次多次听取民族工作专题汇报,市人大、政协多次组织专委委员对民族工作进行专项视察,市委统战部围绕民族工作目标任务,抓重点、攻难点、创亮点,在全省民族宗教局长会议等作典型发言,全市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稳步推进。
着力推动民族村乡村振兴,全市各民族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跨越
一是坚持规划先行。注重统筹资源,主动对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战略,今年9个民族村纳入全省第三批乡村振兴“十百千”示范创建,为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标杆提供有力支撑。
二是坚持因地制宜。立足资源禀赋,发展特色产业,逐步形成规模化养殖和特色种植采摘两个方向。比如在陵城区糜镇,大力建设规模化养殖大棚,解决养牛产业零散小的困境,人居环境不断改善、成本不断降低、肉牛存栏量不断提高、产业链条不断完善,同时培育屠宰冷冻运输龙头企业,产业集聚效应突显;在禹城市桂庄村,建成田园综合体项目,并发展特色民宿、休闲采摘、冷藏及果品深加工等产业,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三是坚持示范引领。打造省乡村振兴示范民族村7处,命名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1处,引领全市民族村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产业发展逐个破题,村集体收入和群众收入大幅提高,乡村人居环境提档升级,民族关系更加和谐。
深入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全市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实现新突破
一是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成果丰硕。建成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1处、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2处、全市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7处;开展宣讲培训、文艺展演等活动千余场;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2处,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29处,3个家庭、2个单位获评全省首批民族团结进步和美家庭和示范岗位,有效巩固了“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良好局面。5年来,有1个集体和1名个人受到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6个集体和6名个人受到全省民族团结进步表彰。
二是城市民族工作亮点纷呈。持续打造城市民族工作“红石榴”品牌,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红石榴”家园,为各族群众提供均等的公共服务,帮助解决经商就业、义务教育、法律援助、社会保障等方面困难,在元宵节、端午节等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邻里活动,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氛围更加浓厚。针对当前电子商务等新兴业态,联合市商务局开展“直播电商共学习 民族团结同发展”培训,助力各族群众就业创业,有效促进互嵌式发展。
三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宣传载体创新突破。建成1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2处教育实践基地,开通“民族团结号”公交专线,在德城区、陵城区、禹城市、齐河县等地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公园,让各族群众在闲暇娱乐中感受到民族团结进步的浓厚氛围,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加有形、有感、有效。
二、全市第22个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安排
召开新闻发布会。通过全市各大主流媒体,向全社会展示我市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的成就。
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宣传活动。在“民族团结号”公交专线、出租车等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公益广告、宣传标语。在民族团结主题公园等公共场所,设置民族团结进步宣传牌等。在中小学开设“民族团结第一课”,加强宣传教育。积极举办各类形式的文艺演出,突出特色、扩大影响。
开展“喜迎二十大·凝聚民族情”文艺文创作品征集活动。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以近年来全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和各族人民奋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同心戮力抗击疫情、积极投身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等取得的显著成就为题材,通过短文、书画、文创作品等形式,全面展示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喜迎二十大、奋进新时代的良好精神风貌。
开展“同心石榴籽·共创文明城”系列活动。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深度融合、一体推进。发动各族群众组建“同心石榴籽”志愿服务队,深入城市社区等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和文明城市创建知识宣传、环境卫生清洁等志愿服务,广泛凝聚起各族群众“同住一座城,共爱一个家”的思想共识。
开展“推普周”活动。落实第25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有关要求,重点面向民族镇村各族群众等群体,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宣传活动,助力全面提高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程度和质量。(阮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