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德州市召开“民生答卷”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二十一场——庆云县专场。庆云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姚雅斐出席发布会,介绍庆云县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民生福祉的相关工作。
今年以来,庆云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民生保障、看病就医、医疗保障、文化惠民等重点领域,高效推进各项民生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筑牢民生保障底线,破解群众急难愁盼。逐步提升社会保障水平,积极推动社会保障从“兜牢底线”向“品质民生”转变。开展低保扩围增效专项行动,确保困难群体应保尽保,全县新纳入保障范围1480余人,增幅0.43%。连续3年提升城乡低保、特困等困难群体救助标准,每年提升幅度均高于10%,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大农村低保标准提升力度,城乡低保标准差距进一步缩小。截至10月底,全县共发放城乡低保资金1600余万元、特困供养金2100余万元、临时救助资金42万元,孤困儿童基本生活费300万元,经济困难老年人补贴84万元。
持续优化养老服务供给,投资3500万元,建设县级敬老院,项目建成后可新增护理型床位200余张。稳步推进颐康智慧综合体、庆云县中医院康养护理院、尚堂镇中心卫生院医养结合体等项目建设,优化城乡敬老院设施布局。完成160户特困老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开展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社会化照料服务试点,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探访关爱、助浴助洁、心理疏导、康复训练等照料陪护服务,惠及群众1600余人。探索农村互助养老新模式,创新设立“养老互助公益岗”,130余名公岗人员,分别与本村(居)2—3户的特殊困难老年人结对帮扶,在衣食住行等方面提供生活照料、康养护理、安全守护等服务,打通农村养老的“最后一百米”。
精准帮扶特殊困难群体,健全未成年人保护机制。县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实现规范化、专业化运营。配齐村级儿童主任331名,为197名孤困儿童免费加入“惠民保”保险项目,为163名孤困儿童免费加入“护佑健康”保险项目。加强“三留守”关爱阵地化建设。按照每个乡镇不少于2处的标准,全县建成“365暖留中心”18处,每月开展多形式关爱服务活动40余场,惠及群众600人次,真正把暖流送到留守人员心坎上。做好残疾人保障服务。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资金770余万元,为295名精神障碍患者开展社区康复服务1500余次。
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增进群众健康福祉。优化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累计投资1200余万元,新建扩建的28处中心村卫生室已全部启用。庆云镇中心卫生院、尚堂镇中心卫生院、严务乡中心卫生院3家基层医疗机构顺利通过“国家优质基层服务行”推荐标准。全县建成2个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搭建医共体远程会诊平台,全面推广“基层检查+上级诊断”模式,实现基层医疗机构远程医疗服务全覆盖。在11家基层医疗机构建设11处健康驿站,投入54.78万元配备自助体检一体机。积极对接京津冀济三甲医院优质资源,与天津肿瘤医院、山东省立医院、山东大学生殖医院等名院开展长期合作,成功建设1个省级县域临床重点专科,13个市级临床重点专科,4个市级中医药临床重点专科。
推进新型智慧医院建设,实现“心电一张网”基层全覆盖,推动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资源纵向贯通、数据共享,自投入使用已免费诊断3200余人次。县级医疗机构分别上线“床旁结算”“诊间结算”及“互联网+护理”等新型线上云服务,实现新时代互联网服务与传统民生服务相结合,让数据“跑路”代替患者“跑腿”,自运行后受惠群众已达3600余人次。
落实落细“一老一小”健康保障,健全完善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危急重症救治体系,截至9月底,已完成3次母婴安全督查,4次高危孕产妇业务培训;免费婚前医学检查2006人,检查率96.54%;免费产前筛查1002人次,筛查率106.14%;新生儿疾病筛查936人,筛查率99.05%,最大限度保障母婴安全。积极推进“银龄安康”惠民工程,2023年度老年人高龄津贴发放人数达7331人。9家医疗卫生机构通过“友善医疗机构”评审验收,2023年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创建率将达100%。
落实医疗保障待遇,减轻群众就医负担,靶向发力,推动参保扩面提质增效。健全扩面机制,协调医保、公安、教体、民政等部门同向发力,加强与户籍、学生、困难群众等数据对比,进一步摸清参保人员底数,确保重点人群应保尽保。4月23日,全市医保经办工作暨参保扩面工作会议在庆云召开,7月21日,庆云获评全省医保经办服务“揭榜挂帅”项目医疗保险参保扩面典型县。
先试先成,打造居民长护险庆云样板。探索打造长护险资金筹集、需求评估、服务供给、待遇支付和经办管理全链条流程,基本建立起为庆云县失能人员的基本生活照料和医疗护理提供服务和资金保障的社保制度。截至目前,已同12家定点医疗机构签订服务协议,现有机构护理床位150张,专业护理人员260余人,服务范围可覆盖全县所有乡镇(街道)。
推进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精神生活,文化阵地建设有声有色。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打造9个文化体验活动场所,开展文化体验活动200余场。尚堂镇和南侯村分别获评市级乡村文化建设样板镇和乡村文化建设样板村。在全县布设阅读空间105处,建立阅读推广组织59个,开展“齐鲁书香节”“全民阅读大会”“新时代乡村阅读季”等阅读活动1000余场。成功打造10处市级非遗工坊,张桃符村桃符制作工坊和东辛店烙画工坊获得市级非遗工坊示范单位称号。
文化惠民活动异彩纷呈,创新开展公共文化“点单式”服务,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列成服务项目“菜单”,让剪纸艺术、古琴艺术、书画艺术、传统戏曲等文艺形式,通过“八进”活动实现全社会覆盖。组织开展文化进万家活动2000余场、传统文化展演活动100余场,组织非遗传承人参加非遗进社区、进校园、进景区等活动60余场,开展“一村一年一场戏”文化惠民下乡演出1300余场,放映农村公益电影4000余场。
文艺作品创作推陈出新,长篇小说《生计》列入“齐鲁文艺高峰计划”重点项目名单。动画片《西游前传·少年玄奘》、长篇小说《红红的土地》2项作品列入市文艺精品项目库。精心创排小戏小剧新作品26部,全部参与到文化惠民演出中。(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