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  |  要闻  |  山东  |  中国  |  国际  |  文旅  |  体育  |  评论  |  财金  |  教育  |  汽车  |  消费  |  吃喝  |  映像  |  周刊
首页>德州频道>内容详情

德州: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2023-11-07 19:06:27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11月7日,德州市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二场,德州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三级调研员、新闻发言人刘春明出席发布会,介绍德州市生态环境系统在推进黄河重大国家战略落实方面的有关情况。

系统谋划,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成立了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和落实“一台账、两清单、双责任、双问责”监督机制领导小组,印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细化责任清单,明确5项牵头任务和10项配合任务,细化目标任务,强化政治监督。截至2022年,全市PM2.5、PM10、O3、SO2、NO2浓度分别为42、78、184、11、27微克/立方米,与2019年相比,分别改善20.7%、24.2%、7.5%、26.6%、20.5%。2022年,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4.58,较2019年改善20.2%;优良天数比例66.8%,较2019年提升17.5个百分点。2020年至2022年德州市水环境质量指数分别为6.93、5.81、5.51,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全面发力,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全面开展扬尘污染防治,印发《全市扬尘治理专项攻坚行动方案》,开展全市扬尘治理异地交叉检查。大力推进工业企业减排,有序推进水泥、焦化企业开展超低排放改造。抓细抓实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按照县级自查、市级抽查原则,组织对全市582家涉挥发性有机物企业、654家加油站进行全面排查。多措并举开展移动源管控,今年10月,全省新能源非道路移动机械推广经验交流现场会在德州市召开。

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持续做好对主要河流水质的监管,加大对可能影响河流水质的污染源及潜在的污染隐患、排污口等的巡查监测力度。加大对涉水企业、污水处理厂的监管。开展汛期河湖水质超标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持续做好汛中汛后河湖水质保障,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印发《德州市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组织开展入河排污口排查、监测、溯源、整治等工作。

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扎实开展黄河流域“清废行动”。强化重点监管单位管理,根据上级文件要求,逐年调整更新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名录,对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开展现场帮扶,指导重点监管单位有序推进隐患排查工作。按照省级评审指南组织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评审,严格建设用地准入管理,全市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

以点带面,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德州市大力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建设。2020年乐陵市和齐河县祝阿镇分别获得第一批省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和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2021年齐河县获评第五批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乐陵市获评国家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武城县广运街道办获评第二批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齐河县获评2021年度山东省生态文明强县。2022年齐河县获第六批国家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命名,成为全省第二个国家级示范创建“双命名”县,全省黄河流域生态文明示范建设现场会在齐河县召开并作典型发言,临邑县、庆云县同获第三批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2023年乐陵市和齐河县赵官镇分别获得第四批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强化监管,坚决守牢环境安全底线。市生态环境系统多措并举强化应急能力建设,不断提高应急管理的科学化、专业化、智能化、精细化水平。优化环境应急预案,完善组织管理体系,确保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能够积极妥善应对突发环境事件。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生态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治理,联合市公安局、市卫生健康委开展辐射安全隐患排查行动,防范化解重大环境风险。坚持以练为战,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去年以来,市县两级生态环境部门先后组织和参与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39次,进一步检验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主动服务,全力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推进“加快生态工业园区创建,整体提升工业园区建设水平”和“倾力打造全国清洁生产审核创新模式”两个“一把手”营商环境项目。不断完善首席政府服务官机制,根据最新调整的市、县两级生态环境部门的首席政府服务官名单,将135家“四上”企业【“四上企业”是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质等级建筑业企业、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国家重点服务业企业等这四类规模以上企业的统称】和6个市级以上重点项目进行重新分配。严格落实“要素跟着项目走”机制,建立省、市、县重点项目服务保障台账,指导各县(市、区)分局开通环保服务咨询绿色通道,采取主动联系、提前介入、畅通咨询渠道、强化污染物排放要素保障等措施,确保项目早落地、早见效。(李勤)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刘培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