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德州市召开“2024年度民生实事”主题系列第四场新闻发布会,邀请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周蕾,市医保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于雷,市医保中心主任董永军,市民政局养老服务科科长柳俊星出席,围绕办好“助老幸福食堂”、落实“推进居民长期护理保险”、“医保业务‘一体化’办理”民生实事项目,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根据市委、市政府工作安排,市医保局负责承担“深入推行居民长期护理保险”和“实现医保业务‘一体化’办理”两项民生实事任务。为确保工作进度和实效,市医保局建立“一件实事、一个方案、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并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群众代表对实施方案和督导方案进行论证,确保民生实事组织实施具备科学性、合理性和长效性。
关于居民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工作情况
2023年,市医保局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和人民群众护理保障需求,率先在6个县市区启动了居民长期护理保险试点。2024年,居民长护险试点工作继续被确定为民生实事项目之一,市医保局以此为契机,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加快居民长护险扩围提质,全市长护险制度框架基本建立,保障功能和制度赋能成效初步显现。
制度覆盖面稳步扩大。在做好原有试点县市区工作的基础上,2024年新增宁津县、武城县和天衢新区纳入试点范围,目前全市居民长护险制度覆盖人群达到326万,覆盖率达到了77.1%,共有7945名参保居民享受到了居民长护险待遇。
待遇保障体系基本形成。接轨国家失能评定标准,将重度失能以及因重度失智导致的生活不能自理人员纳入保障范围,按需享受医疗专护、机构护理和居家护理三种模式服务,全方位解决失能人员基本生活护理和相关医疗护理费用。目前居民长护险基金支付已达2000余万元,累计提供上门护理服务4.5万人次,失能人员的家庭经济和护理负担切实得到减轻。
支付政策持续创新。以项目清单方式明确基金支付内容,省内首创了居家失能人员购买亲情服务+上门护理模式,推出了“德康安护”系列护理套餐,通过固定+自选服务项目的模式引导服务下沉,提升了居家服务可及性,满足了失能人员多样化需求。
制度引领成效显著。助力基层“两院一体”医养机构发展,有效发挥了对养老服务产业的带动效应。2023年以来,将800余名闲置劳动力充实到护理员岗位,全市共新增定点医护机构106家,其中包括基层机构91家,同时引入南通、苏州等地市场化护理机构到德州市发展。长护险制度托底民生保障、促进医养结合、赋能产业发展、解决农村闲置劳动力就业方面的引领带动作用得到进一步体现。
关于医保业务“一体化”办理工作
为进一步提升医保经办服务效能,市医保局逐步实现医保业务市域内无差别受理,打通市内跨区域医保业务办理壁垒,为参保群众提供便利、快捷的服务。
一是以医保“一体化”业务收件受理平台建设为依托,优化医保经办服务事项办理流程,打破参保群众和参保单位的地域限制,实现手工报销、异地就医备案等事项“一窗受理、全市通办”。
二是建立收件、办理两地窗口和后台审批人员协同联动工作机制,打造以“线上办为主,电话短信办为辅,帮办代办为补充,窗口办为兜底”的医保服务德州模式。
三是加快推动医保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进程,建立“四级经办、三级通办、帮代办创新办”经办服务“一体化”新格局,预计到今年年底,可实现27项医保政务服务事项“一体化”办理。
下一步,市医保局将继续坚持把“为民办实事”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稳步扩大长护险的覆盖面和受益面,让更多的失能居民享受到规范专业的护理服务;建成以人性化为导向、法治化为保障、标准化为基础、信息化为支撑的“一体化”医保经办管理服务体系,高质量完成2024年民生实事任务目标,向全市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民生答卷。(赵美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