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  |  要闻  |  山东  |  中国  |  国际  |  文旅  |  体育  |  评论  |  财金  |  教育  |  汽车  |  消费  |  吃喝  |  映像  |  周刊
首页>德州频道>内容详情

“8+8+8”!德州市场监管部门取得这些新成绩!

2024-10-24 10:27:51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10月22日,德州市召开“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九场,邀请市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三级调研员、新闻发言人柴文刚,市市场监管局三级调研员苏建军出席,介绍今年以来德州市在市场监管改革创新方面取得的成效,并回答记者提问。

今年以来,市市场监管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全力打造“公正执法、热情服务、团结奉献、事争一流”的德州市场监管品牌,不断深化市场监管领域改革创新,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截至目前,共争取国家级改革试点8个,省级试点8个。食安哨兵经验做法被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推广。

8项工作在全省会议上作典型发言。

以改革思路破解难题,“三品一特”安全底线更加坚实。坚持以民为本,时刻把安全放在首位,市场监管部门将改革作为破难题、解新题的关键一招,按照“边试点、边总结、边推广、边提升”的思路,在食品、药品、工业产品和特种设备安全监管领域探索出一大批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

在食品监管方面,围绕重点民生实事,开展“食安校园”“夜查餐厅 直击后厨”“打击肉及肉制品违法犯罪”等三大专项行动,建立了“机制+清单+行动”的监管模式,健全安全风险会商及风险处置机制,建立肉类制品生产经营食品安全风险及防控措施清单,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共享监管信息、开展联合执法,压紧压实属地、企业、部门“三方责任”。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信用监管、外卖骑手“食安哨兵”、基层食品安全共治、农村地区食品安全监管等多项典型经验在全国推广。在药品监管方面,以示范创建引领药品安全监管,药品专项整治、“无过期药品市”创建、规范化药房建设、“无假冒化妆品示范单位”创建、“线上净网 线下清源”等多项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坚决把好群众用药安全关。

在工业产品监管方面,实施“提质强企”行动,坚持帮扶与监管并重,采取质量分析会、技术专家“巡回问诊”等形式,“一企一策”“一品一策”开展质量技术帮扶。在电线电缆、建筑钢材、燃气用具、电动自行车等产品大中型专业市场全面推行“双总监制”,探索“双轨迹”排查机制,实现管控常态化、责任具体化。

在特种设备监管方面,全面推动液化石油气瓶和工业气瓶“阳光充装”,实现系统安装和气瓶充装追溯体系全域覆盖。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电子证照化率位列全省第一。在全市推广电梯“无纸化维保”,开展老旧电梯安全评估,对全市90余部梯龄15年以上的电梯进行免费评估,坚决避免设备“带病运行”。鼓励住宅电梯安装电动自行车智能阻止系统,持续扩大安装覆盖面。我局荣获全省电梯安装维修工技能竞赛团体、个人“双第一”。  

以改革方法激发活力,服务高质量发展更加有力。充分发挥市场监管“工具箱”职能,强化质量支撑、标准引领、知识产权赋能,服务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深入开展质量基础设施提升行动。以德州市产品质量标准计量研究院为基础,搭建“德质惠”一站式质量基础服务平台,有机融合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质量管理等要素资源,组建了“服务机构+专家+政务服务”的质量服务队伍,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目前,已完成平台建设、设备安装、人员培训,正在逐步实现线上线下模块对接。全力建设国家空调通风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进一步提升德州市在复合材料、暖通空调领域检测能力,更好服务产业发展。

乐陵市体育产业、宁津县电梯产业2个质量联动提升项目入选省质量基础设施助力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试点项目名单。全面实施标准引领战略。制定以标准升级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按照“高质量贯标、高水平创标、高速度提标”的工作思路,以产品标准化、工程标准化、服务标准化为着力点,着力优化完善标准化创新发展体制机制,带动提升全域标准化水平。截至目前,全市主导和参与制修订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共1598项。其中,参与制定ISO国际标准4项,主导和参与制修订国家标准395项。

纵深推进知识产权强市建设。挂牌成立市知识产权局,对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开展全链条、全方位管理。截至目前,全市发明专利授权量增幅及发明专利拥有量增幅连续8个月位居全省首位。依托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积极争创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国家知识产权纠纷快速处理试点。探索建立专利预审员与创新主体联合创新机制,打造专利预审员实践基地,目前共27家企事业单位确定为首批专利预审员实践基地。  

以改革举措纾困解难,优化营商环境成效更加明显。  

紧抓“放管服”改革“牛鼻子”,用简政放权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乘法”。建立扶持个体工商户发展联席会议制度。牵头15个市直部门,深化扶持个体工商户联席会议制度机制,从精准落实政策措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等8个方面出台27条帮扶措施,帮助个体工商户纾困解难。全市市场监管系统共有首席政府服务官452人,为2460家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今年以来,市县两级市场监管部门工作人员共走访联系企业6781人(次),接受政策类咨询6653件。推行“信用+双随机”模式。全面推进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构建“通用+专业”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模式,不断深化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结果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重点领域监管中常态化运用。对涉及的抽查工作事项,根据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结果,确定抽查比例及频次。截至9月底,全市双随机检查暨跨部门综合监管涉及检查对象10575户,部门联合检查次数占比近五成,实现了“进一次门,查多项事”。开通企业信用修复“直通车”。将符合修复条件的企业移出经营异常名录,鼓励引导违法失信企业重塑信用,今年以来共帮助企业移出经营异常名录4260条次。严格规范执法行为。出台《德州市市场监管标准化执法工作规范》,运用提醒告诫、行政指导等柔性措施,将服务贯穿于监管执法全过程、各环节,全面提升全市市场监管行政执法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水平。

下一步,市市场监管局将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坚持系统思维、有解思维、复利思维、为民思维,推动改革与发展深度融合、监管和惠民高效协同,扎扎实实推进各项工作举措落地生根,为德州市高质量发展贡献市场监管力量。(赵美琪)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刘培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