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空俯瞰,京杭大运河在德州形似一条巨龙横亘在大平原上,形成了独有的“九曲十八弯”的运河盛景图。德州市一座因运河而兴的历史文化名城。大运河同时为德州带来了璀璨的物质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2月15日,农历虎年的元宵佳节,在位于大运河畔的德州市德城区小锅市村,一场精彩非物质文化遗产——高跷正在上演。
据了解,德州高跷历史悠久、流传广泛。据《德州县志》记载:“明洪武年间(公元1368),德州署由陵县移北,置署衙,筑砖墙,设卫置屯,增建廒仓,开运河漕运,开十二连城(营),屯兵移民,垦荒储粮,兴集立会,发展贸易,城乡经济日渐繁荣;高跷、狮子、龙灯、彩车、早船、跑驴、竹马、花棍、云灯、地秧歌等民间文艺蓬勃兴起……艺人代代相传,高跷是在京杭大运河漕运过程中,由德州籍船工利用运粮进京,冬季封河无法行船的空闲时间,向京郊通州坝(今北京通县一带)的艺人学习而得。”
现如今,这项以运河为“媒”流传而来的技艺,已经在德州小锅市扎根600余年。千年大运河在村旁缓缓流过,见证小锅市的变迁的同时,也记录着这项技艺的传承和发展。“我们小锅市马上要拆迁了,今年可能是最后一次在这几条街上演出了。”小锅市高跷会“会头”贾凤悟说。
随着《大运河德州段保护利用总体规划》的出台,小锅市村的拆迁也已经被提上议事日程。
今年元宵节的高跷表演也就更赋予了一种特殊的意义。
“当年,我的高祖父去北京学的艺。”25岁的曲鹏说,他是家中第五代踩高跷的人,自小学三年级时,他就开始学习踩高跷,12岁就跟着队伍到处演出了。
他向记者介绍:“登场表演高跷的人物有7、8、9对不等,一般为头陀、樵夫、皂婆、渔翁、渔婆、公子、白蛇、青蛇、三姐、妈妈娘、傻小、先生(瞎子)等,表演内容主要是打棒、肩担、捉鱼、捕蝶等民间生活片断,间以调情逗趣。当天曲鹏穿着一身红色“剧服”,头顶朝天辫,他在队伍中扮演的角色是傻小,“每个人物都要各自表演的动作,公子是舞台戏路表演,讲究得是逗戏的舞台艺术。青杆是抱盒子、鹞子翻身,而我则要表演大铡草、小铡草、蝎子撩尾……最具特色的地方就是第一对人物头陀和英哥的打棒。我的高祖父打棒很厉害,分上下左右前后三六一十八路一百单八棒,变化无穷、精妙绝伦。头陀与英哥每场一般要打三四路棒花,他们在双手舞棒的同时做着‘倒蹲’、‘探海’、‘背剑’等腿腰身部的高难动作,紧扣鼓点,惊险绝妙。”
在祖辈和父辈的悉心教导下,曲鹏学会了所有人物所要掌握的技能。“在我看来,踩高跷不仅是民间技艺,更是运河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曲鹏说。
一场精彩的高跷表演在小锅市村里开始“巡游”,这或许是小锅市村的最后一次绝唱,运河岸边,这一群“高人”用自己独有的方式庆祝虎年的元宵节。(周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