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的马颊河九曲百转,宛如一条玉带横亘在华北平原上。沿着马颊河堤顶路出德州一路向东北,在马颊河与104国道交汇处有一个历史悠久的村落——张习桥。
据《德平县志》记载,这一带在上古时期为陆终氏封域,古称“陆乡”,《新唐书》也记载:“平原般县陆乡,即陆终故地”。每年农历二月二举办的古会独具特色,因古会上有大量的簸箩、簸箕等交易又名“二月二簸箩节”,散发出古代陆乡文化的独特魅力。
2月21日,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来到陵城区糜镇张习桥村,带您领略二月二古会的独特魅力。
在张习桥,“二月二”赶会的习俗由来已久,每年“二月二”,西到石家庄,东至海边,北到天津卫,南至泰安,远近的客商云集于此,会期只有一天。
“一年之计在于春”,二月是一年农事时令的开始,千百年来,世世代代的农民从这一天开始便要准备一年的家什儿与农具,所以这一天的古会上便云集了农人农业生产、生活所需的必备之品。
早晨八点,张习桥二月二簸箩节上已是人头攒动,簸箩、簸萁、篦梁子、馒头篦子、茅草囤子、切菜板、笊篱、漏勺、箢子、篮子、浅筐、背筐、杈耙、扫帚、扬锨、板凳子、马扎子、兀头子等平时难觅踪影的生产生活工具琳琅满目,当地群众在不同的摊位前挑选心仪的物品、讨价还价,现场异常火爆。
据了解,张习桥村名字的由来,始于明洪武年间(公元1368年),距今已600余年,当地出了个朝廷命官张习。在位期间,他体恤民情,关心百姓疾苦,深得民众爱戴。告老还乡后,张习捐出了自己的全部家当,建得一座横跨于古马颊河上的石桥,为表纪念,后人称之为“张习桥”。
据陵城区糜镇文化站站长李继敏介绍:“陵城区张习桥二月二簸箩节最初作为农资农活的交流,经过多年的发展最终形成了一种民俗文化。公元1368年,张习为张习桥的贸易与交通做出重要贡献,也为簸箩节的创立奠定基础。公元1775年,当地村民正式将古会确定为簸箩节。2005年,张良平等主要传承人对簸箩节古会进行了扩展与投资,新时代的‘张习桥二月二簸箩节’呈现一派繁荣景象。”
泰山香会、鼓子秧歌、地方戏曲、广场舞等系列活动为“张习桥二月二簸箩节”增添了诸多亮点,直到夕阳西下,人们才逐渐的散去,期待着来年二月二的盛会。
2017年,“张习桥二月二簸箩节”已被陵城区人民政府列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周建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