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德州频道>内容详情

党建执笔绘春色!袁桥镇聚力擘画文化社区活力卷

2025-04-14 18:06:01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文化社区建设是当下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升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重要举措。

今年以来,袁桥镇以文化社区建设工作为主线,在党建引领下,依托各级各类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优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聚焦辖区群众需求,串联宣讲、志愿服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各项工作,精筑文化社区赋能基层治理。

 

过去十年,袁桥镇作为城镇化建设进程中的攻坚前沿 ,经历了一场脱胎换骨的变迁:环境从破旧砖瓦平房变身一幢幢崭新的高楼;村民依托周边产业实现就业,转变为享受城市文明的新市民。

为保留乡村记忆,袁桥镇打造了乡史馆,通过生产工具和生活物品的更替,生动展示乡镇的发展。15个村著有村志,记载了村庄面貌变迁。

2024年,面向全镇代表性人物,征集了149篇生动故事,从各行各业角度反映出家乡的发展变化。挖掘出社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9人,打造了文化达人工作室,接下来,将把文化达人纳入到志愿服务队伍中来,持续开展“非遗”进社区活动,让传统文化活起来。

在征集袁桥故事过程中,发掘出24名宣讲员,下一步将在中小学、德州工程职业学院、高师、体校等选拔青年宣讲队,组建10—13岁的“阳光花朵”宣讲团和14—16岁的“晨光筑梦”宣讲团,结合前期储备的53名宣讲员,举办袁桥镇百姓宣讲比赛,设置“乡村振兴”“产业强镇”“民生实事”等不同主题。

在宣讲内容上,结合袁桥镇特有的中元模式、基层治理经验等,开发“袁桥故事”系列宣讲稿,涵盖集体经济发展、乡风文明、基层治理等典型案例。

同时,创新红色故事讲解。依托袁桥镇党员教育基地和乡史馆,开展百年党史宣讲,聚焦“小人物、大情怀”,把收集到的老党员、老兵、道德模范等事迹,打磨成宣讲作品,目前已储备3篇红色故事宣讲作品。

目前,袁桥镇根据志愿服务者爱好特长,组建了红橙黄绿青蓝紫7支志愿服务队伍,分别负责社区读书宣讲、文化娱乐、治安巡逻、绿色环保、环境治理、互助服务、矛盾调解等志愿服务内容,每支队伍根据内容设立不同项目,并健全了活动组织、评价积分、监督奖励等规范化制度。今年计划将把社区中的能工巧匠挖掘出来,充实到相应的志愿服务队伍。

 

通过“七彩童年”志愿服务项目,开展夏令营、社区实践、红色教育等活动,满足青少年不同需求。继续做好高校结合文章,通过和高校结对共建“社区学院”,初步梳理出3D打印、摄影、舞蹈、计算机等的服务项目清单,目前已有部分项目进社区试运营。

继续深化“15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建设养老服务中心、便民食堂让居民老有所养;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为辖区提供文化娱乐活动;政务服务中心为辖区居民提供医保、养老、就业、助残等服务;一站式矛调中心解决堵点、难点。

袁桥镇处于天衢新区开发建设主战场,各类工业园区、高校聚集,是未来发展的高地。今年,袁桥镇将聚焦该类群体,为他们在社区找到归属感。

利用好现有党群服务中心、城市书房、园区会议室等场所,链接政府资源、社会资源,到青年人聚集的地方提供政策指导和生活服务,对接了科技、舞蹈、艺术和瑜伽机构,为青年人提供性价比高的项目服务。此外,吸引青年人融入社区。今年将重点打造社区“村晚”品牌,面向全镇领域内文化能人,让他们在社区文化建设过程中找到价值感。

“一个好的家庭必有好的家训家风,而好的家训家风也是一个人的行为标准和行动准则。”在袁桥社区,社区老党员、文明楼道长邱振生自愿为社区群众开展红色宣讲,通过真人真事诠释党员的初心和使命,把党的声音第一时间传达到辖区党员、居民群众心中。

袁桥社区持续建强红色队伍,结合“三会一课”、主题党日、书记讲党课等活动,依托党员教育基地,不断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切实提高党员政治素养。同时,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引领作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成立先锋党员志愿服务队,组织党员积极投入到公共安全、生态环保等各项工作中,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以点促面,引领带动其他力量主动参与、自觉融入社区治理。

来源:袁桥镇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刘培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