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日益严峻的电信网络诈骗形势,德州通信管理部门以科技为盾、以联防为矛,构建起多层次、立体化的反诈防护体系,取得显著成效,为守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筑牢坚实屏障。
据悉,德州创新“1361动态反诈预警治理体系”,该体系深度融合“五全”工作理念,并强化“条线横向协同”、“市县纵向穿透”、“警企高效联动”三大机制。针对德州地处省界、漫游边界长的特点,特别开发了本地化识别人工模型,对涉案线索进行深度挖掘和同类排查。成果显著,今年以来涉案号码量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18%。编发的《反诈治理过程手册》为精准治理提供了有力指导。
“这套本地化识别模型是我们应对边界诈骗的关键武器,”德州移动德城区分公司孙建峰向记者介绍,“它能够更精准地捕捉本地高风险的漫游和通话模式,大大提高了预警效率。配合警企联动机制,我们实现了从线索发现到落地打击的快速闭环。” 在社区宣传活动现场,市民张大爷告诉记者:“听了工作人员的讲解,知道了很多新骗术,以后陌生链接不敢乱点了。”
打击诈骗,重在行动快、力度大。深化警企协同机制,与属地公安机关紧密合作,实现涉案线索“快查快打”。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当地已累计向公安机关推送高质量涉诈线索230余条,直接协助打掉诈骗窝点26处,查扣GoIP/VoIP等专业诈骗设备28台,抓获涉案犯罪嫌疑人40余名。
严守入网关是反诈的第一道防线。严格执行新入网用户100%实名登记制度。在业务办理中,推广“新入网六步法”,重点对“结伴到厅”、“高低龄用户”、“外省证件办卡”等高风险场景保持高度警惕,强化甄别和风险告知,有效阻断了高风险号卡流入市场,从源头降低了诈骗风险。
“全民反诈”是根本之策,内外并举,深入开展反诈宣传教育:对内,强化人员反诈能力建设,已组织全员警示教育6期、专题法规培训2场。对外,启动“安心”宣传六进行动,制作多样化宣传作品,累计开展线下宣传活动30余场,重点加强对学生、老年人等易受骗群体的针对性宣传。
未来,德州将持续完善技术防控手段,深化多方协作,不断提升精准预警和阻断能力,坚决守护好群众的“钱袋子”,为构建安全清朗的网络空间贡献力量。(虞中 王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