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例背景:数智时代的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新挑战
在数字经济浪潮席卷全球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移动作为信息通信领域的国家队,肩负着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的历史使命。德州移动宁津分公司党支部作为扎根一线的“神经末梢”,承担着县区5G网络建设、客户服务、乡村振兴等关键任务。支部现有党员17人,覆盖9个网格班组和2个攻坚团队。面对数智化转型加速、基层组织精细化要求提升的新形势,支部建设面临三重挑战:
一是组织活力“如何激发”。党员分散在营销、支撑等岗位,跨区域作业频繁,青年党员对理论学习兴趣不足,集中学习难、组织生活形式化问题仍较为突出。二是作用发挥“如何显性”。部分党员存在“重指标轻思想”“会干不会讲”的现象,党建与市场发展、政企拓展、客户响应等业务融合 “贴标签”现象仍然存在,实践成果难以转化为党建品牌价值。三是创新动能“如何持续”。青年党员思维活跃但归属感较弱,传统党课与数智化生活方式脱节,教育形式僵化导致学习转化率低;基层党组织建设场景复杂多元,党建工具与业务需求存在“代际鸿沟”。 近三年新入职员工入党意愿下降10%左右,青年群体的价值认同感亟待提升。
如何以数智化手段破解这些问题,成为支部探索实践的核心命题。基于此,党支部以“激活组织细胞、深植红色根系”为目标,探索出一条“思想扎根、行动破土、数智赋能”的基层党建创新路径。
二、主要做法:“三维聚力”构建基层党建生态圈
(一)思想扎根,打造浸润式教育矩阵。
党支部坚持以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坚持系统传达、深入研讨、拓展思考,不断丰富理论传播方式,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月间汇聚,主题共享。党支部坚持每月结合上级党组织重要部署,分众开展“示范+基层”主题故事汇,宣传“榜样力量”,使党的创新理论成果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利用“5G+VR”技术,党员在工作间隙可随时“云参观”红色革命场景,学习时长同比提升2倍。日间复盘,融合推进。支部委员以党建引领、对标学习、赋能提升为抓手,每日坚持讲政策、学先进、说进度、作部署“四必做”,确保理论学习与业务发展问题及时复盘,经验随时复刻,有效激发了员工的情感共振,增强了发展信心。晨间宣讲,送学入格。党建指导员变身“移动课堂”,每天利用“晨间会前一刻钟”开展网格微宣讲,用“大白话”将党的理论精神传递到网格人员心间,并鼓励网格人员结合本职岗位谈心得、讲感悟,聚合共识共为的团队力量。针对党员分散、工学矛盾突出的痛点,支部创新搭建“晨会微课堂” “VR实景党课”等平台,将理论学习融入日常场景。
(二)行动破土,创建细胞工程责任田。
聚焦责任担当。支部将县域细分为9个“红色责任区”,党员与网格长协同作战,围绕贯彻新战略、完成生产经营急难险重任务,2024年以来协调推动网格解决困难问题32个,在网络质量、业务创新、服务优化等方面充分作用,切实把公司战略部署和任务举措不折不扣落到到位。聚焦重点攻坚。党支部坚持围绕改革生产任务破解难题,将责任落实与学习教育、“移鲁同心 合力攻坚”等主题实践活动相结合,支部委员、党建指导员关键时刻冲在前、做表率,带领网格拓展客户规模、稳定存量价值。聚焦“细胞激活”。实施“细胞激活计划”,通过“1+2+N”传帮带模式,1名党员培养2名骨干青年和N个员工,通过言传身教,帮助弱势网格提建议、拓思路、谋良策,协调解决急难愁盼问题,让他们实践锻炼中增长才干,增强共进同心;推行“党员能量值”积分制,将志愿服务、项目攻关量化赋分,积分可兑换培训资源,青年党员参与率从提升至100%。
(三)数智赋能,构建智慧根系管理生态。
强化数字化应用能力。强化AI+等数智手段在基层应用,推广你说我记、AI扫描王、办公AI助理等产品和能力,提升平台运营管理效能。改进传统生产运营模式,搭建四位一体网格生产运营模块,加快建立数智化经营模式,数据赋能基层一线精准找场景、找客户。用好网格通工具平台,为一线注智赋能,完善网格通“呼唤炮火”需求场景,支撑一键响应,解决特殊业务、考核、维修等问题。拓展“党建+”数字生态圈。用好企业微信、中国移动APP等线上化工具,建立客户互动新模式。针对“党建和创”打造标准化、产品化、平台化的政企领域解决方案,快速满足不断变化的政企业务场景,建强政企领域集成交付能力,推进属地组织、队伍、协同到位,全面提高项目支撑和运营能力,缓解基层政企项目交付压力。
三、工作成效:从末梢神经到活力中枢的蜕变
(一)组织根系深扎沃土。
支部一直坚持思维高起点、工作高标准,执行高效率的工作作风,不断提高支部的战斗力和创新力,打造一支协同高效的有“能力、合力和活力”的组织队伍。一是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等组织生活制度,用好支部生活平台,累计开展党员大会17次、支部委员会34次,不断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二是严格党员管理。严把党员发展入口关,注重从青年员工、生产经营一线中发展党员,持续优化党员队伍结构,2024年以来培养入党积极分子5名,接收预备党员1名,真正实现“支部建在连上,活力透在线上”。
(二)社会价值广泛彰显。
开展党建指导员“闪亮网格”行动, 网格经验做法入选《中国移动“两和”工作“四个推广一批”基层实践成果》。天空地一体化5G+智慧农业项目,建成全省首个整县域覆盖农田的大数据平台,山东卫视栏目进行了专题报道,该项目获山东省“技能兴鲁”职业技能大赛5G应用创新二等奖、“山东省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称号、第五届“绽放杯”5G应用征集大赛二等奖、第六届“绽放杯”5G应用征集大赛新兴行业创新奖,党建成果持续外溢为行业价值与社会效益。
四、经验启示:向下扎根与向上生长的辩证法
(一)根系深度决定党建高度。
基层党建不是“速生盆景”,而需如榕树根系般深扎泥土。通过“晨会微课堂”将宏大叙事转化为日常话语,用“VR实景党课” 将政治引领融入具体场景,让红色教育直抵心灵,党的创新理论才能在基层生根发芽。
(二)细胞活力关乎组织生命力。
每个党员都是党建生态的“活性细胞”。积分制管理破解“干多干少一个样”的惰性,“1+2+N”传帮带让党员从“被动执行者”变为“价值创造者”。基层党组织需要构建“成长有路径、贡献有反馈、发展有空间”的激励闭环,让党员在成就事业中实现自我赋能。
(三)数智化不是替代而是升维。
智慧党建平台绝非冰冷的“数据看板”,而是有温度的“成长系统”。数智化工具能够与人性化管理深度融合,善于运用“数智化”思维打造线上线下融合的党建新场景,既要“用数据说话”,更要“以情感聚力”,让技术成为密切党群关系的“红色纽带”。
德州移动宁津分公司党支部始终坚持以“红色根系”深扎基层土壤,用数智化浇灌党建沃土,实现了组织建设从“有形覆盖”到“有效赋能”、党员作用从“被动响应”到“主动创值”、党建成果从“单点突破”到“生态共赢”的跨越。这启示我们:唯有将政治引领的“根系”、党员活力的“细胞”、技术赋能的“养分”深度融合,方能催生新时代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参天大树”。
(声明:此内容为广告,不代表平台立场,如若内容侵权或不妥请告知我们,我们将按规定及时处理。)